[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3506.6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燕;李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燕;李晓春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P9/10;A61K35/6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02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缺血性 脑血管 疾病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属祖国医学之“中风”范畴,该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肢体不遂,言语蹇涩,或虽未昏仆而发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特征,早在《内经》中对中风就有生动描述,如《素问·通平虚实论》谓:“仆击偏枯,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箢上,使人薄厥。”血脉受阻,则肢体失灵,神志不清。张仲景根据不同的证情,将中风分为“中脏”“中腑”“中经”“中络”,指出该病与血脉有关。唐宋之后,许多医家对其病因提出“内风”学说,指出该病并非外邪所中。刘河间主火,李东桓主气虚,朱丹溪主痰热,张景岳主内伤。清代何梦瑶则指出:“中风”病自内发,未有不伤其脏腑者,由于火盛则痰发,而火与痰壅矣,由于气虚气滞,而血与痰壅矣。痰血壅滞,食亦不化,填塞于府,则二便不通,阻塞脏气,则昏迷不醒,其重者也。综合历代医家的观点,中风病其发病因素主要由于五气内虚致内风妄动。病机常以气虚、血瘀为主,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密切相关。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论半身不遂,以气虚血瘀立论,日:“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日半身不遂。”遂创制补阳还五汤,原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行风自灭”故在治疗上着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气虚加益气之品,肝阳上亢加平肝潜阳之剂,随证加减,常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而现代研究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病理过程,类似于中医学的“瘀”,瘀久生风,发为头晕、目眩或肢体不利等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中医理论,是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酌加补益精血、补肝肾强筋骨、通络止痛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芪25-35、当归15-25、地龙10-20、川芎6-12、鸡血屯15-25、
首乌15-25、牛夕10-20、寄生20-30、伸筋草15-25、羌活10-20、
升麻10-20、王不留行15-25、夜交屯15-25、珍珠母25-35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最佳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芪30、当归20、地龙15、川芎9、鸡血屯20、首乌20、
牛夕15、寄生25、伸筋草20、羌活15、升麻15、
王不留行20、夜交屯20、珍珠母30
本发明制备简单,价格低廉,疗效可靠,治疗时间短,不宜复发,更无象西药的毒副作用。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极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芪25-35、当归15-25、地龙10-20、川芎6-12、鸡血屯15-25、
首乌15-25、牛夕10-20、寄生20-30、伸筋草15-25、羌活10-20、
升麻10-20、王不留行15-25、夜交屯15-25、珍珠母25-35。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最佳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芪30、当归20、地龙15、川芎9、鸡血屯20、首乌20、
牛夕15、寄生25、伸筋草20、羌活15、升麻15、
王不留行20、夜交屯20、珍珠母30。
本发是功能:通心脑补肝肾、镇静安神、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强筋骨
本发明适应症:
(1)脑供血不足及脑卒中、脑外伤后遗症引起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头晕、头痛耳鸣、汗出乏力、胸闷失眠。中医辩证属于气虚血瘀、瘀血阻络证型。
本发明配制方法:以上十四味中药(五付量)加入3000ml水,先浸泡半小时,然后再起动煎药机,加热80-100℃煎制1小时,每隔10-15分钟搅拌一次最后使中药煎剂浓缩到1000ml然后分袋装,每袋为100ml。
实施例1: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芪25、当归15、地龙10、川芎6、鸡血屯15、首乌15、
牛夕10、寄生20、伸筋草15、羌活10、升麻10、
王不留行15、夜交屯15、珍珠母25。
制备方法:
以上十四味中药(五付量)加入3000ml水,先浸泡半小时,然后再起动煎药机,加热80-100℃煎制1小时,每隔10-15分钟搅拌一次最后使中药煎剂浓缩到1000ml然后分袋装,每袋为100ml。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燕;李晓春,未经黄海燕;李晓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3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薄层色谱法鉴别白术药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