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作链路的建立和维护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2642.3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W16/18;H04W48/10;H04W7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作 建立 维护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作链路的建立和维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频谱共享的感知网络中,次系统的收发双方由于没有预先设定的可用频率,因此其通信链路必须动态地建立。但是,由于次系统的收发双方的信道状态信息不完全相关且双方互不确知,因此通信链路很难建立起来。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预先为次系统设置一个公共信道,该公共信道不被主系统占用,次系统的收发双方通过公共信道上传输的信息来建立通信链路。上述方法在实用性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频谱资源上是否存在一个没有被主系统占用的公共信道及如何设定该公共信道等。为了解决利用公共信道建立次系统通信链路的问题,需要新的方法使得在主系统或次系统的频谱活动具有动态突发性、收发双方的信道状态信息不完全相关且互不确知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适应的通信链路建立和通信,从而可以可靠、有效地支持动态频谱共享。
现有技术中,一种基于无速率码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为:源节点感知不同信道的可用性,并在感知的可用信道上向目的节点发送基于无速率码的消息后,在无速率码所需要的应答时隙内侦听目的节点的反馈信息;目的节点通过感知不同信道的可用性,通过反馈信息告知源节点哪些信道可用,即目的节点在哪些信道上可以侦听源节点发送的基于无速率码的消息;从而实现目的节点与源节点之间的“图谱交换”,即实现目的节点与源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建立。
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上述方法只考虑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直接通信的场景,通信可靠性和系统性能不是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协作链路的建立和维护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有效发现隐藏的协作节点,从而提升通信可靠性和系统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协作链路的建立方法,包括:
接收和尝试解码源节点广播的经无速率编码后的请求通信消息m1,记录正确解码所述请求通信消息m1后开始广播确认消息ACK1_D的时间T1D,并记录侦听到周围潜在协作节点正确解码所述请求通信消息m1后广播的请求通信响应ACK1_Ri的时间T1i;
广播经无速率编码的准许通信消息m2,并记录侦听到所述源节点正确解码所述准许通信消息m2后广播的准许通信响应消息ACK2_S的时间T2s;以及记录侦听到周围潜在协作节点正确解码所述准许通信消息m2后广播的准许通信响应消息ACK2_Ri的时间T2i;
根据T1D,T2s以及每个潜在协作节点的时间T1i和T2i计算最优协作节点,并通知所述源节点和最优协作节点以建立协作链路。
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和尝试解码源节点广播的经无速率编码后的请求通信消息m1,记录正确解码所述请求通信消息m1后开始广播确认消息ACK1_D的时间T1D,并记录侦听到周围潜在协作节点正确解码所述请求通信消息m1后广播的请求通信响应ACK1_Ri的时间T1i;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广播所述确认消息ACK1_D之后,广播经无速率编码的准许通信消息m2,并记录侦听到所述源节点正确解码所述准许通信消息m2后广播的准许通信响应消息ACK2_S的时间T2s;以及记录侦听到周围潜在协作节点正确解码所述准许通信消息m2后广播的准许通信响应消息ACK2_Ri的时间T2i;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T1D,T2s以及每个潜在协作节点的时间T1i和T2i计算最优协作节点;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计算出的最优协作节点通知所述源节点和最优协作节点以建立协作链路。
一种协作链路的维护方法,包括源节点,协作节点和目的节点,其中,所述协作节点是通过上述协作链路的建立方法计算出来的:
所述源节点、协作节点以及目的节点在感知阶段分别感知各自信道是否可用,若是,则在信道使用阶段初期发送信道可用标识;
所述协作节点若收到所述目的节点发送的信道可用标识时,则将接收的所述源节点发送的无速率编码包正确解码后,重新进行无速率编码并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
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2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机架用定位棘爪
- 下一篇:一种直线式光纤光栅位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