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的灯具散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1703.4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庄智证;黄聪钦;陈育谷;夏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F21V29/00;F21V15/02;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灯具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类,特别涉及一种光源的灯具散热结构,尤指一种散热效率良好的光源的灯具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已经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一种发光源了,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耗电量少、环保与体积小等优点,非常符合目前强调节能的需求,而早期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不足,常被应用在指示灯与显示板的发光上,近年来由于材料及技术的突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已经有了非常高的提升,尤其是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出现,更使得发光二极管渐渐的取代了目前传统照明设备。
但当发光二极管发光时,会需要一散热模块来进行散热,一般而言,都会将发光模块设计为鳍片造型,由该鳍片造型的设计,以达到最大的散热面积。
然而上述发光二极管于使用时,仍存在下列问题尚待改进:
目前的发光二极管已经应用于各式各样的路面照明上,由于路灯都设置于户外,而户外常常会因为下雨或灰尘等异物阻塞了散热模块,导致散热模块散热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的灯具散热结构,解决已有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模块容易阻塞,导致其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种光源的灯具散热结构,包括:
至少一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包括一电路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与一散热模块,其中,该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上,该发光二极管由该散热模块进行散热,该发光二极管由该散热模块进行散热,该散热模块包括复数鳍片,散热模块包括复数呈现垂直状的散热孔,由该散热孔的设置,雨水或是灰尘类异物可以快速的通过散热孔,避免异物堆积于散热模块造成阻塞;
至少一电源模块,分别设置于该各发光模块,该电源模块可分别提供各发光模块的电力;
一电源供应器,可作为各电源模块的电力来源。
其中该发光模块可进一步装设一灯壳,该灯壳开设有至少一孔洞,各孔洞对应设置于该散热孔;
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利用一灯罩以进行覆盖。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包括呈垂直的散热孔,由该散热孔的设计,当本发明作为路灯使用时,可以由该散热孔排除雨水、灰尘等异物,改善了已有路灯散热模块常常被异物所覆盖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光源模块的单独电源模块的设置,同样使得使用者可以具有更多的灵活度以搭配使用光源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立体分解图一与立体分解图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
至少一发光模块1,该发光模块1包括一电路板11、至少一发光二极管12与一散热模块13,其中,该发光二极管12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11上,该发光二极管12由该散热模块13进行散热,该散热模块13又开设至少一呈垂直的散热孔131,该发光二极管12利用一灯罩14以进行覆盖;
灯壳2,该灯壳2开设至少一孔洞21,各孔洞21对应设置于散热孔131;
至少一电源模块31,分别设置于各发光模块1,该电源模块31可分别提供各发光模块1的电力;
电源供应器3,该电源供应器3可作为各电源模块31的电力来源。
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就本发明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如附图4与附图5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与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由于本发明包括散热模块13,该散热模块13包括复数鳍片,由鳍片的设置,可以达到最大的散热面积,以得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并且,散热模块13包括复数呈现垂直状的散热孔131,由该散热孔131的设置,雨水或是灰尘等异物可以快速的通过散热孔131,避免异物堆积于散热模块13,不会因此造成阻塞,可以得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如附图6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由于本发明的发光模块1可以设置为至少一个,如此,工厂即可以生产数个发光模块1以进行销售,而路灯的灯壳2厂商即可以根据发光模块1的数量与位置来决定灯壳2的大小以及灯壳2上所需散热孔131的位置与大小,若亮度不足时,灯壳2厂商即可以配合客户需求增加发光模块1的数量,又当亮度过量时,灯壳2厂商同样可以配合客户减少发光模块1的数量。
并且,本发明的各发光模块1可分别利用一电源模块31来进行驱动,藉以达到各种的组合需求。而各电源模块31都利用一电源供应器3来进行驱动,其中该电源供应器3可以分别驱动数个电源模块31,当使用者欲增加光源模块1时,只要将电源线连接至该电源供应器3,各光源模块1即可以利用该电源供应器3以进行供电;又当使用者欲减少光源模块1时,只要将光源模块1的电源线拔除该电源供应器3,该电源供应器3同样可以正常供电剩余的光源模块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