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建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7276.2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宏利;谢玉堂;戴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W1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信道 支路 功率 建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建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组织(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以及WINNER(Wireless World Initiative New Radio)项目组采用的信道模型SCM(Special Channel Model)、SCME(SpecialChannel Model Enhanced),均是准物理模型,原因是该模型中散射体的物理空间位置是不确定的,信道建模方法仅基于信道收发两端附近散射体的出射波方向DOD/入射波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简称为DOA)信息。从概念上讲,3GPP的SCM可支持任意拓扑结构的天线阵列,然而SCM/SCME/WIM在其更详细的建模方案和WINNER的具体实现方案中,仅仅考虑了均匀直线天线阵(UniformLinear Array,简称为ULA)这种最直接、最简单的天线模型。
超三代(Beyond third Generation,简称为B3G)和4G系统所追求的高性能,要求新一代天线具有能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特征,提供极化和空间增益的能力,这就客观要求天线模型能充分、精细反映实际天线信道特征,以便为系统设计提供更准确的信道信息。
随着移动电话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侧的多天线技术已成为B3G和4G系统的物理层关键技术之一。
移动终端多天线所具有的小型化和高密度特点,决定了终端多天线支路功率比的有效表征,但是,发明人发现:目前尚未提供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建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建模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建模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建模方法将多天线电磁系统作为一个包括两个路端口和一个场端口的三端口微波网络。
该方法包括:根据场端口到两个路端口的S参数、场端口的散射参数、源等效电压和场端口对应外部激励源的反射系数参数,确定场端口入射和散射特性表征参量。
根据场端口入射和散射特性表征参量、两个路端口间的S参数和路端口的有源负载反射系数,确定路端口传输和反射特性表征参量。
根据场端口入射和散射特性表征参量、路端口传输和反射特性表征参量、两个路端口间的S参数、场端口到两个路端口的S参数和路端口的有源负载反射系数,确定场和路端口传输和耦合特性表征模型。
根据场和路端口传输和耦合特性表征模型、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电压增益方向图、多天线的空间坐标矢量、多天线的相位方向图和空间极化信道单径单位传输系数确定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表征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建模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建模装置将多天线电磁系统作为一个包括两个路端口和一个场端口的三端口微波网络,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场端口到两个路端口的S参数、场端口的散射参数、源等效电压和场端口对应外部激励源的反射系数参数,确定场端口入射和散射特性表征参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场端口入射和散射特性表征参量、两个路端口间的S参数和路端口的有源负载反射系数,确定路端口传输和反射特性表征参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场端口入射和散射特性表征参量、路端口传输和反射特性表征参量、两个路端口间的S参数、场端口到两个路端口的S参数和路端口的有源负载反射系数,确定场和路端口传输和耦合特性表征模型;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场和路端口传输和耦合特性表征模型、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电压增益方向图、多天线的空间坐标矢量、多天线的相位方向图和空间极化信道单径单位传输系数确定移动终端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表征模型。
通过本发明,采用确定场端口入射和散射特性表征参量、路端口传输和反射特性表征参量和场和路端口传输和耦合特性表征模型来确定移动终端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建模方案,解决了目前尚未提供移动终端多天线信道天线支路功率比的建模方案的问题,进而达到了为移动终端多天线的性能研究、测试和认证提供了保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7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语音信道传输的数字通信方法
- 下一篇:键盘键帽结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