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棉花角斑病的植物药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6919.1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7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太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太玉 |
主分类号: | A01N65/42 | 分类号: | A01N65/42;A01N65/32;A01N65/18;A01N65/12;A01N65/08;A01N65/06;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徐庄镇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棉花 角斑病 植物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药剂,特别是一种防治棉花角斑病的植物药剂。属于种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花朵乳白色,开花後不久转成深红色後凋谢,留下绿色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带黄的,长约2-4公分,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多、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於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在高温下熨烫。棉布由於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著舒服。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过拉绒整理使织物表面起绒。
目前,人们在防治棉花角斑病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高浓度的农药喷杀,虽然防治效果很好,但棉花中残留的农药成分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使人的身体易患各种病症,易造成人体各机能的免疫能力下降,长期穿用残留农药的棉花制品,更易隐患各种癌症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治棉花角斑病效果好,原材料价格低廉,配伍简单,植物药剂中所含的各种有益微生物及有机肥还能起到增肥的效果,促使棉花结出的个头大,重量足。无任何农药残留的一种防治棉花角斑病的植物药剂。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棉花角斑病的植物药剂,它是由:黄桐叶5000克、马钱子5000克、松针5000克、草乌5000克、黄蒿3000克、丝瓜叶2000克、大蒜头10000克。
按比例取黄桐叶、马钱子、松针、草乌、黄蒿、丝瓜叶分别捣碎组合一起放入大铁锅内,加温水400斤浸泡20分钟,大火熬煮30分钟改小火熬煮15分钟即可停火。大蒜全部捣碎加入熬煮的药液中充分搅拌30分钟即可过滤取液。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药方中的配药物质全部使用天然的原材料,然后加上简单的配制方法制作而成,含植物的药剂喷或撒后,棉花角斑病的药剂会逐渐的散开,落到棉花叶面上,类似农药的强烈味会迅速的扩散,形成一个整体的雾化群,30分钟后可以有效的控制棉花角斑病的发展,3天即可彻底治愈,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上述植物药剂,配方及配制方法方便,原材料价格低廉,配伍简单,防治效果好,植物药剂中所含的各种有益微生物及有机肥还能起到增肥的效果,促使棉花结出的个头大,重量足。既起到增加产量的效果,又有效的解决了棉花中残留农药成分过高的缺陷。
本配方中的黄桐叶、马钱子、松针、草乌、黄蒿、丝瓜叶、大蒜头均从市场购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黄桐叶5000克、马钱子5000克、松针5000克、草乌5000克、黄蒿3000克、丝瓜叶2000克、大蒜头10000克。
配制方法:按比例取黄桐叶、马钱子、松针、草乌、黄蒿、丝瓜叶分别捣碎组合一起放入大铁锅内,加温水400斤浸泡20分钟,大火熬煮30分钟改小火熬煮15分钟即可停火。大蒜全部捣碎加入熬煮的药液中充分搅拌30分钟即可过滤取液。
使用方法:取药液5000克加水喷雾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太玉,未经刘太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