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凸台平面结构件拉深工艺的检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4711.6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3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湧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广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凸台 平面 结构件 工艺 检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模具,该检测模具经过对不同材料结构件经过拉 伸后结构件的翘曲变形程度,以得到合理的加工参数的多凸台平面结构件 拉深工艺的检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品技术的进步,液晶电视、空调和等家电已 经普及到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大型平面结构件 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进一步减轻结构设计重量,提高大型 平面结构件的经济性,而且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和精度,基于具有多个非对 称凸台的大型平面结构件的拉深效果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由于这些结构件 在拉深的同时既要保证其平面度,又不能有任何扭曲现象,而这些拉深大 部分是整体拉深,其技术要求很高,难度也不言而喻。因此,各种凸台在 拉深过程中,模具各工序之间的拉深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就尤为重要, 掌握此类大型薄板拉深凸台工艺,控制板料卸载后的翘曲变形,就可以在 设计及制造过程中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李光等人在《汽车工艺与材料》6 (2008)15-18上发表“板料成形回弹特征及其控制技术[J]”一文,该文提 出一种板料拉深残余应力的消除方法,拉深成形时在工具的表面增加局部 的凸包形状(圆形凸包),在后道工序时再消除增加的形状,使材料内的 残留应力平衡发生变化,以消除薄板拉深后的翘曲变形,保证产品的平面 度。此方法需要在拉深之间先增加一副模具,模具加工比较复杂,成本较 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非对称凸台的大 型平面结构件拉深工艺尺寸的检测模具,以保证型平面结构件凸台拉深过 程中合理的工艺特性、拉深的展开尺寸及模具设计尺寸。通过在一道模具 中对同一凸台两次不同尺寸的拉深得以实现在所需要的钢板厚度下进行 拉深,在保证其平面度的前提下,避免出现开裂、拉深不到位及不符合工 件要求的公差尺寸等情况。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上模、下模,上下模上设 有使两者正对的导向组件,上模的上模座上连接有弹压卸料板,上模座和 弹压卸料板之间设有弹簧;上、下模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凸模组件、凹模组 件,凸模组件和凹模组件对应位置设有多种冲头组件,冲头组件包括使结 构件初步成型的成型冲头组件、将结构件冲压部和不冲压部分开的切口冲 头组件和使结构件完成成型的整形冲头组件。
所述的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上、下模座上的外导向组件和设置在凸模 组件和凹模组件内的内导向组件。
所述外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座上的导柱和对应设置在下模座上 的导套;所述内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凸模组件内的导柱和设置在凹模组件 内的导套。
所述的外导向组件中的导柱为滚动导柱、导套为滚动导套,滚动导柱 和滚动导套为间隙配合。
所述的内导向组件中的导柱为滑动导柱、导套为滑动导套,滑动导柱 和滑动导套为间隙配合。
本发明提出的模具结构可用于大型平面结构件不同材料凸台拉深对 于工件的影响及凸台的拉深性能对实际尺寸的变化,在同一工况下可以进 行多种类别的比较,减少实际生产中对下料尺寸不准确而带来的影响,对 于任一材料获得的技术数据可大幅提高设计和加工的工作效率,还对材料 的使用提供一个较佳的选择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座,2.上垫板,3.上夹板,4.止挡板,5.弹压卸料板, 6.下模板,7.下垫板,8.下模座,9.弹簧,10.凸模组件,11.等高螺 丝,12.成型冲头组件,13.切口冲头组件,14.整形冲头组件,15.下 模紧固螺丝,16.下定位螺丝,17.凹模组件,18.内导柱,19.内导套, 20.外导柱,21外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广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广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4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000MW级二次再热机组单列高压加热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玩具收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