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及其矫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1609.0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方卫;肖兵;李锐;李康伟;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9/14 | 分类号: | H01J9/1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徐晖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波 栅极 矫形 夹具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 具及其矫形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管中的栅控电子枪重要组成部分是栅极,栅极的球面半径对栅极的性 能影响很大。栅极的制造工艺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先把钼片冲压成具有 一定曲率半径的弧面,然后采用电火花加工工艺把弧面钼片镂空加工成所需要 的结构,但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栅极精度差,很少被人采用;二是采用光刻的 方法来加工平面栅极,再通过模具对平面栅极冲压成型得到所需的球面栅极, 但该种加工方式使得平面栅极在冲压成型时因栅极的回弹使栅极的球面半径不 能控制,直接影响了栅控电子枪的质量,从而影响栅控微波管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微 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及其矫形方法,其目的是消除平板栅极在冲压成型时的回 弹,使成型后的栅极的球面半径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保证了栅极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 正上方的压板,阳模上设有一个球面,且通过该球面与底座配合,压板上设有 与所述的球面相配合的空心部分,阳模与设有球面相对的一端与压块配合。
所述的阳模与底座接触的面为光滑的球面。
所述的底座和压板上设有同轴的定位销孔,并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固定。
所述的底座和压板上设有同轴的通孔,并通过螺钉和螺帽进行固定。
所述的压块与阳模相互配合的一端设有保证与阳模良好配合的定位孔。
利用了上述任一种所述的一种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进行矫形的方 法,所述的矫形方法具体为:
1)将冲压成型后的栅极放在底座上,再将压板放在栅极上,通过两个定位 销插入定位销孔对底座、栅极和压板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2)从底座的底部装入四个螺钉并通过四个螺帽把底座、栅极和压板压紧;
3)将阳模直接压在需矫形的栅极上,阳模的球面半径为成型后栅网所需的 球面半径;
4)然后将压块通过底部的定位孔套在阳模上;
5)将上述装配好的带有栅极的矫形夹具放入氢炉中,在700℃-1200℃下保 温20-60分钟矫形退火处理后取出即可。
所述的装配好的带有栅极的矫形夹具放入氢炉中退火处理的优选温度为 950℃,优选保温时间为30分钟。
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一种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及其矫形方法具有以 下优点:
1、该种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及其矫形方法将已成型后的栅极装在栅 极矫形夹具上,并在氢炉中进行矫形热处理,消除了栅极压制成型时产生的内 应力,并对栅极按设计的曲面半径进行定型,消除了栅极成型时的回弹,使矫 形退火后的栅极曲面半径满足设计要求,确保了栅极的质量。
2、该种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中的底座、压板、阳模、定位销、 螺钉和螺帽均是采用金属材料钼加工而成,在进行矫形退火时,膨胀系数小, 且与栅极的材料的膨胀系数相同,并具有不易变形的特点。
3、该种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 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2中,1:底座;2:压板;3:栅极;4:阳模;5:压块;6:定位 销;7:螺钉;8: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该 种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1正上方的压板2,阳模4 上设有一个球面,且通过该球面与底座1配合,阳模4与底座1接触的面为光 滑的球面;压板2上设有与所述的球面相配合的空心部分,阳模4与设有球面 相对的一端与压块5配合,压块5与阳模4相互配合的一端设有保证与阳模4 良好配合的定位孔;底座1和压板2上设有同轴的定位销孔,并通过定位销6 进行定位、固定,且底座1、压板2与定位销6为滑动配合,且底座1和压板2 上设有同轴的通孔,并通过螺钉7和螺帽8进行固定。
利用了上述该种用于微波管栅极的矫形夹具进行矫形的方法,该种矫形方 法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1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