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力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0414.4 | 申请日: | 201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潘仁湖;邱生祥;曹强利;江兴涛;张进明;田青;袁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52;B65G53/46;B65G53/58;B65G5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兆岭;逯长明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力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气体动力输送物料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气力输送 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气力输送装置包括气源、仓泵和输送管道。其中,气源用于 为仓泵提供气源动力,使气体以预定流速和流量进入仓泵中,并在仓泵中建 立预定的压力。仓泵为气力输送装置的核心部分,一方面接收待输送的预定 物料,另一方面是合理组织气流,使接收的物料与气体混合,形成固气混合 料,形成的固气混合料在仓泵内压力作用下向外流动。输送管道连通在仓泵 的出料口与终端仓之间,向外流动的固气混合料通过输送管道到达预定的终 端仓。在终端仓中,再通过合适的分离技术,使物料与气体分离,分离后的 气体排出终端仓,分离后的物料储存于终端仓中,完成对预定物料的输送。
气力输送装置具有布置灵活、无二次污染、高效节能、便于物料输送和 回收的优点。由于具有上述优点,气力输送装置正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行业。 被输送的物料也从飞灰、煤粉,扩展至型砂、金属粉末、化肥、水泥、粮食、 棉花、烟叶等。当前,气力输送装置不仅仅能够用来输送粉态物料,还可以 用来输送非粉态的纤维状或轻质固体物料。
设定和调整合适的运行参数是气力输送装置正常运行的前提。气力输送 装置的运行参数要根据要输送物料的料性、所在输送环境、仓泵与终端仓之 间的相对位置、环境要求、输送量及其他因素确定;物料料性又体现为粒度 分布、中位径、堆积密度、含湿量等多参数。气力输送装置运行参数包括气 源的动力参数、输送管道的管径、弯头尺寸等等。因此,气力输送装置是一 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并由于输送物料的料性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运行参数。
保持输送管道内适当的压力,使固气混合料具有合适的流动速度是气力 输送装置控制的关键。固气混合料在输送管道内流动过程中,由于阻力的存 在。输送管道内的压力必然存在一定的损失;当压力损失过大时,固气混合 料的流动速度会降低。如果物料运动速度过低,则可能会造成物料与气体分 离,分离的物料就会在输送管道内堆积,造成输送管道堵塞;如果保持输送 管道内气量足够大,那么就会造成固气混合料流动速度过快,加快输送管道 的磨损速度。
当前,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对气力输送装置进行控制,以保证固气混合料 具有预定的合适速度,保持气力输送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一种方式是加大气源供给动力。加大气源供给动力可以使固气混合料以 较高的速度从仓泵中流出,并使固气混合料在输送管道的靠近终端仓的未端 保持较高流动速度,减少由于固气混合料分离而产生的输送管道堵塞现象; 但这种方式会使固气混合料的流动速度很快,从而会加快输送管道的磨损速 度。
另一种方式是变径设计,既使输送管道的管径沿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逐 渐变化,以控制固气混合料的流动速度。由于物料料性并不均匀,也不是固 定不变的;因此,在物料料性不均匀或产生变化时,这种方式就很难实现对 固气混合料的流动速度的控制,从而难以避免输送管道堵塞,或者,导致输 送管道磨损速度加快。
因此,如何改善对固气混合料流动速度的控制,在降低输送管道磨损速 度的同时,减少输送管道堵塞,保持气力输送装置工作的可靠性是当前该技 术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
另外,目前的气力输送装置中,控制仓泵出料口的出料阀均采用软密封 阀门;此处,软密封阀门是通过对阀门橡胶密封圈充气使其膨胀以压在阀芯 上实现密封的阀门。由于软密封阀门的密封性能依赖于气源的供气,且在开 启时必须先对密封圈泄压,因此,采用这种阀门的气力输送装置无法在物料 充分流化后再进行物料输送,这就不利于形成均匀的固气混合料,不利于对 出料速度的精确控制,难以满足当前输送物料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力输送装置,以在降 低输送管道磨损速度的同时,减少输送管道堵塞,保持气力输送装置工作的 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0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式起重机及其拉紧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白酒包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