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脱注射器及注射针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9455.1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凌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器 注射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脱注射器及注射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射器由针管和针头构成,针管的出液口与针头的针座通过锥形面对接,在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有时候会出现针头与针管对接不紧而针头脱落的现象,此时容易浪费药液,再次对接可能产生气泡,降低注射效率,增加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避免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管脱落的防脱注射器及注射针。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防脱注射器由针筒、套片、挡条、接条和出液口构成,注射针由止回条、针座、针头和翼片构成。
在针筒的前端面的中部是与针筒为一整体的圆筒形的出液口,在出液口的两旁是一对以针筒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图形的套片。每一套片是与出液口同圆心的扇形塑料片,套片的外周和顺时针方向的直边分别与针筒的端面通过直线形的接条和弧形的接条粘接。在每一片套片的内侧还有一条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沿套片的直径方向设置的挡条,挡条与套片为一个整体。套片与针筒的前端外壁之间的纵向距离等于所述挡条横截面半圆直径的5/6。
针头位于圆筒形的针座的轴心位置,针座的底部边缘设有一对以针头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图形的翼片,翼片在平面上为扇形。每一翼片的逆时针方向的边缘的外侧有一横截面形状大小与挡条相同的、沿翼片直径方向的止回条。翼片的圆心角小于挡条的内边缘与直线形的接条的内侧所成夹角。翼片的外直径小于弧形的接条的内直径。
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
使用时,只需先将针座套在出液口上并顺时针旋转针座,当两翼片分别被旋入两套片且两止回条分别到达两挡条的顺时针方向的一侧时,防脱注射器与注射针即被固定。此时,在平面方向有两挡条对两止回条的阻挡,而在纵向方向又有两套片对两翼片的固定,这样就杜绝了注射针在使用过程中与注射器脱离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提高注射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防脱注射器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防脱注射器相配合的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筒 2.套片 3.挡条 4.接条 5.出液口 6.止回条 7.针座 8.针头 9.翼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防脱注射器由针筒1、套片2、挡条3、接条4和出液口5构成,注射针由止回条6、针座7、针头8和翼片9构成。在针筒1的前端面的中部是与针筒1为一整体的圆筒形的出液口5,在出液口5的两旁是一对以针筒1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图形的套片2。每一套片2是与出液口5同圆心的扇形塑料片,套片2的外周和顺时针方向的直边分别与针筒1的端面通过直线形的接条4和弧形的接条4粘接。在每一片套片2的内侧还有一条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沿套片2的直径方向设置的挡条3,挡条3与套片2为一个整体。套片2与针筒1的前端外壁之间的纵向距离等于所述挡条横截面半圆直径的5/6。针头8位于圆筒形的针座7的轴心位置,针座7的底部边缘设有一对以针头8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图形的翼片9,翼片9在平面上为扇形。每一翼片9的逆时针方向的边缘的外侧有一横截面形状大小与挡条3相同的、沿翼片9直径方向的止回条6。翼片9的圆心角小于挡条3的内边缘与直线形的接条4的内侧所成夹角。翼片9的外直径小于弧形的接条4的内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云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云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9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