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导梁步履式铁路架桥机主机后回转折叠式悬臂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9008.6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怡;王利英;代宇;刘剑;康其东;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6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导梁 步履 铁路 架桥 机主 回转 折叠式 悬臂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架设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架设高速铁路桥梁的下导梁步履式铁路架桥机主机后回转折叠式悬臂梁系统。使用本发明可使下导梁步履式架桥机顺利实现在隧道进口架梁。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有近百台900吨级架桥机投入使用,而这些架桥机的型式绝大部分系采用下导梁步履式结构(如附图1所示)。
由附图1所示可见,这种下导梁步履式架桥机的主梁前方必须向前延伸出一段长达二十多米的悬臂梁,供吊运下导梁前移过孔之用。这根长悬臂会妨碍在隧道进口处架梁,因为它的前端会与隧道进口上方的山体相撞。
根据我国2008年制定的铁路网规划,西南山区地带同样要发展高速或快速铁路网。根据统计,这些线路桥隧比重占全线75~80%,基本上是桥隧相连,没有多少断档。因此,亟需解决在隧道进口处架梁、架桥机过隧道、在隧道出口架梁的三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架桥机在隧道进口架梁这一难题而设计一种可使下导梁步履式架桥机顺利实现在隧道进口架梁的下导梁步履式铁路架桥机主机后回转折叠式悬臂梁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下导梁步履式铁路架桥机主机后回转折叠式悬臂梁系统包括主梁,与主梁相结合的后支腿、前支腿、辅支腿,安装在主梁上方的后吊梁天车、前吊梁天车、导梁天车,以及设置在主梁前端的向前延伸的悬臂梁系统,位于主梁1下方的下导梁;所述悬臂梁系统包括由平行设置的左右悬臂构成的悬臂梁;所述左右悬臂的后端分别通过端部螺栓法兰和分别设置左右悬臂与主梁的相应结合边外侧面上的转枢机构、用于驱动左右悬臂绕转枢机构分别水平向主梁两侧回转折叠的推拉油缸与主梁前端相结合,所述左右悬臂的前端通过两段式结构的横联梁连接,两段横联梁间通过螺栓法兰对接在一起。工作时,拆去螺栓法兰和螺栓法兰上的连接螺栓,便可使的左右悬臂在推拉油缸作用下向相应的侧后方回转而最终与主梁折叠在一起,此时悬臂的前伸长度就变为接近于零。
本发明所述推拉油缸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悬臂相结合,另一端与设置在主梁上的油缸滑槽相结合,所述油缸滑槽两壁各设有一排步进式销孔,孔距约200mm,推拉油缸与油缸滑槽的结合端通过耳板座插入滑槽内并采用销轴闩牢。当悬臂需要折叠时应将销轴拔掉,则油缸这一端便可沿滑槽自由滑动,以实现悬臂后摆。当悬臂需要复位时,则须将销轴插入,油缸才能够发力顶推。销轴可一拔一插地逐步向前挪动闩插孔位,直至悬臂复位为止。
在所述左右悬臂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辅助左右悬臂向相应的侧后方回转的手链葫芦。当悬臂与主梁成直线联结状态时,手链葫芦是在悬臂上盖板中的一头栓死,另一头自由。当悬臂已向后摆转了约90°时,原来自由的那一头就与主梁上盖板中的耳座栓上,就可以拉紧而最终使悬臂拉到与主梁靠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和突出特点是:能够使在隧道进口用架桥机来架梁的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由过去的不可能或极端困难变为可能和方便,并且特别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下导梁步履式架桥机总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悬臂梁系统的回转折叠运动原理图。
图2为回转折叠式悬臂梁系统组成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2-1为图2侧视图。
图3、图3-1、图3-2、图3-3为本发明向侧后方回转折叠动作步骤图。
图中序号:1为主梁;2为后回转折叠式悬臂梁系统;3为后支腿;4为前支腿;5为辅支腿;6为后吊梁天车;7为前吊梁天车;8为导梁天车;9为下导梁;10为悬臂梁前端横联梁11为推拉油缸;12为油缸滑槽;13为手链葫芦;14为主梁与悬臂之间的连接法兰;15为转枢机构;16为前端横联梁之螺栓法兰;17为悬臂。
图4-1a、图4-1b、图4-1c,图4-2a、图4-2b、图4-2c,图4-3a、图4-3b、图4-3c是为了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下导梁步履式架桥机是如何实现在隧道进口架梁的目的,以此来证明本发明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9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