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瓦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7242.5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贤;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嘉贤;王媛媛 |
主分类号: | F16L59/14 | 分类号: | F16L59/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陈红燕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管子或管系绝热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产生轴向散热间隙和防止液体进入管线表面的保温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温瓦,为了节能,采用一节一节对称的半瓦上下扣在管道上来阻断热桥或冷桥,达到隔热或隔冷的目的。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保温瓦的热胀冷缩系数与管线不同,常常产生管线膨胀量大于保温瓦的膨胀量而产生轴向缝隙的现象,亦常常产生管线冷缩量大于保冷瓦而使保冷瓦被压缩的现象。如管径是DN350,长度1000米、使用温度550℃的管线,常温(如20度)下按装,投用后的膨胀量约7.5米,保温瓦膨胀量约为1.5米,则管道裸露长度为6米,按年环境平均温度15℃考虑,其热损失为25746.73W
其另一个不足之处在于:保温瓦壳径向端面是水平的,其防水性不好,水会顺着端面流入管道瓦壳内,从而加快管道的腐蚀。此外,液体在管壁上的存在,会带走能量。
ZL200620093712.3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瓦,解决了径向进水问题,但未解决相邻保温瓦缝隙之间的进水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防止产生轴向散热间隙和防止液体进入管线表面的保温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温瓦,包括内瓦壳和外瓦壳,所述内瓦壳和外瓦壳是分别由上下二个部分瓦壳扣合而形成的中空的筒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瓦壳上有一个以上外环形凹槽,形成连续的外凸凹结构;所述外瓦壳上有一个以上内环形凹槽,形成连续的内凸凹结构;所述外环形凹槽和内环形凹槽分别与所述内瓦壳和外瓦壳的筒状结构同轴;
所述内瓦壳筒状结构外凸出段的外径与所述内环形凹槽的内径形成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所述外瓦壳筒状结构的内凸出段的内径与外环形凹槽的外径形成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则当所述保温瓦连续扣合时,所述外瓦壳同时与首尾相联的两块内瓦壳相互挂扣;
所述内瓦壳各外凸出段的轴向长度分别小于所述外瓦壳对应的各段内环形凹槽的轴向长度,所述外瓦壳各内凸出段的轴向长度分别小于所述内瓦壳对应的各段外环形凹槽的轴向长度,其差量不小于对应的所述保温瓦与扣于其内的管道在管道工作温度下的热胀冷缩量之差。
通常情况下,外瓦的强度高,不容易踩碎;内瓦强度低,相应的其导热系数低,从而保证了保温效果。
所述的内瓦壳和/或外瓦壳的上下二个部分瓦壳对应扣合的分界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斜面,并且斜面是内高外低的。
所述内瓦壳和/或外瓦壳的上下二个部分瓦壳对应扣合的分界面上分别有沿其轴向贯通和/或沿其径向向外贯通的凹槽和凸起,即上部分瓦壳在其分界面上有沿其轴向贯通和/或沿其径向向外贯通的凹槽,对应的,下部分瓦壳在其分界面上有沿其轴向贯通和/或沿其径向向外贯通的凸起。
所述内瓦壳和/或外瓦壳的筒状结构的外圆周上设有用于固定的环向沟槽,并配合弹簧卡子、钢带或卡扣加以固定。
所述外瓦壳的下部分瓦壳的内环形凹槽最下方垂直于地面开有一个排水孔。
所述外瓦壳的下部分瓦壳的内环形凹槽最下方的内表面沿其轴向开有一个排水沟槽,所述排水沟槽的两端分别接至所述外瓦壳的下部分瓦壳的内环形凹槽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公开的保温瓦的设计兼具防止产生轴向散热间隙和防止液体进入管线表面的效果。在保温节能的同时,避免了热胀时保温瓦产生轴向间隙造成的热损失,同时有效地防止和减轻了雨水、雪水及冷凝水等流入保温瓦内壁的可能,从而减缓了管道的腐蚀,提高了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成本,节省了安装成本,避免了液体流入管壁而增加能耗,从而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可节省现场安装瓦壳外的镀锌铁皮的成本支出,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左视图;
图9是实施例3所述保温瓦的内瓦壳未扣合时的立体透视图;
图10是实施例3所述保温瓦的外瓦壳未扣合时的立体透视图;
图11为下外瓦带有排水沟槽和排水孔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左视局部剖面图;
图13为外瓦壳上设有用于固定的环向沟槽的示意图;
图14为内瓦壳上设有用于固定的环向沟槽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嘉贤;王媛媛,未经王嘉贤;王媛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丝黑板净度检验的LED光源
- 下一篇:磁力止逆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