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或顶层建筑要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5306.8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辛全忠;邱礼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B66B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缓冲 装置 安全 检修 保护 系统 及其 减少 井道 顶层 建筑 要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建筑要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保证电梯的长期安全正常运行,电梯经常或定期需要进行维修保养,在维修与保养的过程中,维修人员难免要进入电梯底坑中或轿厢顶上进行作业。因此,《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电梯井道的底坑深度和顶层高度的要求,以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为达到此目的,业内传统的做法是在底坑中正对轿厢和电梯对重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器,并于缓冲器下方设置有水坭墩,从而实现当轿厢压实缓冲器时,轿厢底有足够的安全检修空间;当对重装置压实缓冲器时,轿厢顶有足够的安全检修空间,进而实现对人体的安全保护功能。然而,此种传统之水坭墩式防护结构所存在的缺点是:底坑要求较深和顶层要求较高,建筑成本较高,尤其对于一些旧楼改造和室外加装电梯时,一些原有建筑高度空间有限,给电梯的安装带来困难。
目前,市面上已有出现一些较先进的电梯底坑检修保护系统和方法,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710027819.7所公开的一种“增大电梯底坑检修安全空间的方法和电梯底坑维修检查保护系统”。在此项专利申请文献的技术方案中,其系设置有与轿厢缓冲器数量相应的维修保护装置,每一维修保护装置的主体为一柱体,柱体的一端具有一支撑面,柱体的另一端具有安装部,每一维修保护装置通过该安装部活动安装于轿厢缓冲器的支承面上,该维修保护装置系可移除地与轿厢缓冲器连动,于柱体上端形成有支撑面,该支撑面与轿厢缓冲器支承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为固定值,且该固定值满足:当轿厢完全压在该支撑面上时,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
然而,此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系统和方法虽然可解决前述传统之水坭墩式防护结构所存在的问题,起到节约建筑成本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分析归纳如下:
一、其维修保护装置的使用过于繁琐,具体而言,当维修人员进入底坑进行检修时,维修人员需要从限位支架上手动拆下维修保护装置,然后通过螺栓安装于轿厢缓冲器的支承面上;待检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又需要手动将维修保护装置从缓冲器上拆下,然后重新固定于限位支架上。如此给维修人员的作业增加了过多的工作量,延长作业时间,影响工作效率,不利于市场竞争。
二、保护的安全性不强,其维修保护装置需要工作人员事先进入底坑中手动安装后才能起作用,这样势必存在一个安全隐患,即在工作人员进入底坑后到完全安装好维修保护装置之前的时间内,工作人员处在未保护状态。
三、未能提供降低建筑顶层空间的解决方法,降低建筑成本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建筑深度或顶层建筑高度要求的方法,作为低成本、浅底坑和矮顶层高建筑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底坑或轿厢顶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其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性能稳定且更为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器和一用于控制该缓冲器升降的高度调节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有缓冲器托板、两活动支架和两活动滑块,两活动支架的上端分别枢接式支撑于缓冲器托板的两侧,两活动支架的下端分别枢接于两活动滑块上,该两活动滑块均螺合于一横向螺杆上,该横向螺杆由电机驱动旋转,两活动滑块随横向螺杆的旋转而被带动左右滑动,两活动支架被活动滑块带动着开合而促使缓冲器托板和缓冲器升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针对该两活动滑块进一步设置有滑动导向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活动支架呈八字形结构。
一种电梯底坑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包括有传感器、安全开关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缓冲装置,该电梯缓冲装置被设置于电梯底坑中轿厢的正下方,该传感器设置于电梯底坑内,当传感器感测到有人进入电梯底坑时,该安全开关动作而断开电梯安全回路,电梯进入检修模式;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的安全高度,从而获得GB7588规定的当轿厢压实缓冲器时所需的底坑深度。
一种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建筑深度要求的方法,利用高度调节装置来控制位于轿厢正下方之缓冲器的升降,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下降,使轿厢获得足够的升降活动空间;当需要检修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安全高度,获得足够的电梯底坑安全检修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快意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快意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5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温式控制电路及设置此控制电路的制冷设备
- 下一篇:微透镜及微透镜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