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氢装置的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4832.2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0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于凤昌;段永峰;彭松梓;崔新安;李春贤;王红梅;李朝法;申明周;张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75/02 | 分类号: | C10G7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氢 装置 缓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腐蚀抑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到一种抑制加氢装置设备和管线腐蚀的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适用于抑制加氢装置反应流出物空冷器及下游管线的腐蚀。
背景技术
加氢技术是石油加工的重要工艺技术,是石油加工企业增加轻质油收率、提高成品油质量以及加工劣质原油的重要途径。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我国加氢裂化技术发展迅速,石化行业各炼油厂陆续扩能改造或新建了多套加氢裂化和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随着高硫原油加工量的逐年增加,加氢装置反应流出物空冷器系统设备和管线的腐蚀也更为严重,对装置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加氢装置中,流经高压空冷器的物料中存在大量的硫化氢、氨和少量的氯化氢等腐蚀产物,在水存在的情况下,形成NH4Cl-NH4HS腐蚀环境,对金属设备形成严重的腐蚀。此外,腐蚀产物FeS、反应产物单质硫和NH4Cl、NH4HS等在空冷器的低温段沉积,逐渐沉积产成管垢并形成严重的垢下腐蚀。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加注缓蚀剂是一种经济、有效而且通用性强的金属腐蚀控制方法。目前国内外关于针对加氢装置缓蚀剂的报道较少。CN1580326A公开了一种以有机酸酯、石油磺酸盐和重芳烃含氮化合物组成的缓蚀剂。CN1754944A公开了一种由脂肪含氮化合物、芳香族含硫化合物、有机酸酯、芳香族烃类和咪唑啉衍生物组成的缓蚀剂。CN1804000A公开了一种由聚氧烯烃基胺类化合物,共聚物,叔丁基苯酚类化合物、均聚物、芳烃族烃类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阻垢缓蚀剂。上述缓蚀剂都是油溶性缓蚀剂,在水相的溶解性和分散性较差,不利于加氢产物的油水分离,并且缓蚀剂易进入油品中对后续加工产生不利影响。CN101020847A公开了一种由咪唑啉、丙炔醇、有机溶剂和脱盐水组成的成膜缓蚀剂,该缓蚀剂具有较大毒性。CN101280429A公开了一种由多硫化钠、苯并三唑、有机胺成膜剂组成的缓蚀剂,该缓蚀剂抑制氯化物腐蚀的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加氢装置反应流出物空冷器系统的腐蚀环境,提供一种抑制H2S-HCl-NH3-HO2类型腐蚀的新型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缓蚀剂能抑制NH4Cl-NH4HS腐蚀及其结垢引起的垢下腐蚀,且具有良好的金属表面成膜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氢装置的缓蚀剂,其特征在于该缓蚀剂由下述组分组成:
(A)咪唑烷硫酮化合物 30~60重量%
(B)多硫化物 20~40重量%
(C)烷基醇 10~40重量%
以缓蚀剂总重量计。
其中,所述咪唑烷硫酮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
式中,R为-NH2或-OH。
本发明所述多硫化物为多硫化钠和多硫化铵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烷基醇是C1~C8烷基醇中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优选乙醇和异丙醇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咪唑烷硫酮化合物的制备:
将硫脲与二乙烯三胺或β一羟乙基乙二胺按照1∶1的摩尔比混合搅拌,升温至120~200℃,最好是150~180℃,反应2~12小时,最好是4~6小时,冷却后得到如结构式(1)所示的1-(2-胺乙基)-2-咪唑烷硫酮化合物或1-(2-羟乙基)-2-咪唑烷硫酮化合物。
(2)缓蚀剂的制备:
将步骤(1)制备的咪唑烷硫酮化合物与烷基醇和多硫化物按照所述比例在氮气条件下,升温至30~60℃,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缓蚀剂。
本发明提供的缓蚀剂可用于加氢裂化反应流出物空冷系统、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空冷系统设备和管线的腐蚀。缓蚀剂采取与水混合的方式注入,其使用方法是:将缓蚀剂添加到使上述加工过程产生腐蚀的工作流体中,在工作流体中缓蚀剂的含量为5~2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4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