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膜的制造方法和用于防眩膜制作的模具的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44719.4 申请日: 2010-03-24
公开(公告)号: CN101846755A 公开(公告)日: 2010-09-29
发明(设计)人: 古谷勉;宫本浩史;神野亨 申请(专利权)人: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G02B1/11 分类号: G02B1/11;G03F7/0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朱丹
地址: 日本国***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眩膜 制造 方法 用于 制作 模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浊度且防眩特性优异的防眩(antiglare)膜的制造方法、用于得到该防眩膜的金属模具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布劳恩管(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如果外部光映入其显示面,则显著损害辨识性。为了防止这样的外部光的映入,在重视画质的电视机和个人电脑、在外部光强的室外使用的摄像机和数码相机、利用反射光进行显示的移动电话等中,目前为止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设置有防止外光的映入的膜层。该膜层大致分为由实施了利用光学多层膜所致的干涉的无反射处理的膜形成的膜层和由实施了通过在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而使入射光散射并使映入像模糊的防眩处理的膜形成的膜层。其中,前者的无反射膜,由于有必要形成光学膜厚均匀的多层膜,因此成本升高。与其相对,后者的防眩膜能够比较低价地制造,因此已广泛用于大型的个人电脑、监视器等用途。

这样的防眩膜,目前为止,通过例如在基材片材上涂布分散有微粒的树脂溶液,调节涂布膜厚而使微粒在涂布膜表面露出,从而在片材上形成无规的凹凸的方法等来制造。但是,通过使这样的微粒分散而制造的防眩膜,凹凸的配置、形状由树脂溶液中的微粒的分散状态、涂布状态等控制,因此难以获得意向的凹凸,对于浊度低的防眩膜,存在不能获得充分的防眩效果的问题。此外,将这样的现有的防眩膜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时,存在容易产生整个显示面因散射光而变得发白、成为显示浑浊的颜色的所谓“泛白”的问题。此外,伴随着最近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高清晰化,还具有容易产生图像显示装置的像素和防眩膜的表面凹凸形状发生干涉、结果产生亮度分布而难以看清的所谓“晃眼”现象的问题。为了消除晃眼,也尝试了在粘结剂树脂和分散微粒之间设置折射率差来使光散射,但将这样的防眩膜配置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时,由于微粒和粘结剂树脂界面的光的散射,还存在对比度容易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尝试了在不含有微粒的情况下仅通过在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形成的微细的凹凸来显现防眩性。例如,特开2002-18910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在压花铸型和透明树脂膜之间夹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状态下使该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固化,从而形成三维10点平均粗糙度和三维粗糙度基准面上的邻接凸部之间的平均距离分别满足规定值的微细的凹凸,在上述透明树脂膜上设置了形成有该凹凸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层的形式的防眩膜。但是,即使利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防眩膜也难以实现足够的防眩效果、泛白的抑制、高对比度和晃眼的抑制。

此外,作为不是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配置的防眩膜而是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配置的光扩散层,使用表面形成了微细凹凸的膜也公开于例如特开平6-3496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4-45471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4-45472号公报(专利文献4)等中。其中,在专利文献3、4中,作为在膜的表面形成凹凸的手法,公开了如下方法:将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液填充到具有使凹凸反转的形状的压花辊,使填充的树脂接触在辊凹版的旋转方向同步移动的透明基材,透明基材与辊凹版接触时,使辊凹版和透明基材之间的树脂固化,固化的同时使固化树脂与透明基材密合后,从辊凹版将固化后的树脂和透明基材的层合体剥离。

但是,对于这样的专利文献3、4中公开的方法,能够使用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液的组成受到限制,而且不能期待用溶剂稀释而涂布时的流平性,因此预测膜厚的均匀性存在问题。此外,对于专利文献3、4中公开的方法,由于必须直接将树脂液填充到压花辊凹版,为了确保凹凸面的均一性,对压花辊凹版要求高机械精度,存在压花辊的制作难的问题。

其次,作为表面具有凹凸的膜的制作中使用的辊的制作方法,例如,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方法:使用金属等制作圆筒体,采用电子雕刻、蚀刻、喷砂等方法在其表面形成凹凸。此外,特开2004-29240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采用喷珠粒(beads shot)法制作压花辊的方法,特开2004-90187号公报(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经过在压花辊的表面形成金属镀层的工序、对金属镀层的表面进行镜面研磨的工序以及根据需要进行喷丸处理的工序,制作压花辊的方法。

但是,这样在压花辊的表面实施了喷射处理的状态下,产生由喷射粒子的粒径分布引起的凹凸径的分布,同时难以控制由喷射得到的凹穴的深度,在再现性良好地得到防眩功能优异的凹凸形状方面存在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4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