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d Hoc网络电台传输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4557.4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8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锐;黄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d hoc 网络电台 传输 实时 数据 方法 | ||
1.Ad Hoc网络电台传输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向用户提供的数据时隙划分成静态时隙、竞争时隙和预留时隙;其中静态时隙分配给网内各用户,并只能由对应用户使用,采用静态TDMA的占用方式;竞争时隙各用户均可使用,并采用时隙ALOHA的占用方式;预留时隙各用户均可使用,采用端到端控制分组握手的占用方式;
(2)在静态时隙发送实时数据;
(3)在竞争时隙发送竞争数据;
(4)在预留时隙发送预留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 Hoc网络电台传输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首先各电台节点进行同步组网,建立Ad Hoc网络;
步骤22、用户产生实时数据,通过电台的人机接口模块将数据发送到电台;
步骤23、电台在预先分配给本电台用户的静态时隙发送实时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 Hoc网络电台传输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首先各电台节点进行同步组网,建立Ad Hoc网络;
步骤32、用户产生竞争数据,通过电台的人机接口模块将数据发送到电台;
步骤33、电台在竞争时隙发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 Hoc网络电台传输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留时隙的端到端控制分组握手占用方式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41、首先各电台节点进行同步组网,建立Ad Hoc网络,各节点建立并维护一跳内节点收发状态表;
步骤42、用户产生预留数据,通过电台的人机接口模块将数据发送到电台;
步骤43、发送方电台首先查找一跳内节点收发信道状态表判断是否一跳内有节点在预留时隙接收数据;如有节点在预留时隙接收数据,随机等待若干时隙再判断;如无节点在预留时隙接收数据,在竞争时隙发送RTS信令,该RTS信令带有DSR路由信息头,其目标节点为用户数据的目标节点;发送RTS信令后,如果收到CTS应答,将在预留时隙发送预留数据;
步骤44、电台收到RTS或CTS信令,若根据DSR路由信息头判断本节点是中继节点,则查找一跳内节点收发信道状态表判断是否一跳内有节点在预留时隙接收或发送数据,如有节点在预留时隙接收或发送数据,在竞争时隙发送NCTS信令,如无节点在预留时隙接收或发送数据,在竞争时隙转发RTS或CTS信令,更新一跳内节点收发状态表;
步骤45、电台收到RTS信令,若根据DSR路由信息头判断本节点是目标节点,则查找一跳内节点收发信道状态表判断是否一跳内有节点在预留时隙接收数据,如有节点在预留时隙接收数据,在竞争时隙发送NCTS信令,如无节点在预留时隙接收或发送数据,在竞争时隙发送CTS信令,更新一跳内节点收发状态表;
步骤46、电台收到预留时隙的数据,更新一跳内节点收发状态表,如果数据的目标节点或中继节点为本节点,数据接收完毕后,在预留时隙发送ACK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d Hoc网络电台传输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3)所述的发送RTS信令后,如果收到CTS应答,将在预留时隙发送预留数据,具体为:
发送RTS信令后,进入等待阶段;等待过程中,如果收到NCTS应答,将在下一个竞争时隙再次发送RTS信令;如果超时无应答,发送路由请求寻找新路由;如果三次超时,丢弃数据,通知用户发送失败,更新一跳内节点收发状态表;如果收到CTS应答,将在预留时隙发送用户数据,发送完毕后进入等待;如收到ACK应答,则上报用户发送成功,更新一跳内节点收发状态表;如果超时,在预留时隙重发用户数据,如果超时三次,丢弃数据,通知用户发送失败,更新一跳内节点收发状态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45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