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血病耐药细胞膜蛋白及其作为耐药靶蛋白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4503.8 | 申请日: | 201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纯正;熊冬生;任思楣;佘鸣;纪庆;王金宏;邵晓枫;杨铭;彭洪薇;李崴;颜次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705 | 分类号: | C07K14/705;C12Q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江增俊 |
地址: | 30002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血病 耐药 细胞 膜蛋白 及其 作为 蛋白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血病耐药性研究领域,特别是涉及白血病耐药细胞膜蛋白及其作为耐药靶蛋白的用途,该蛋白已知为一种剪切因子(SFPQ),该剪切因子富含脯氨酸和谷氨酰胺。
背景技术
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在化疗的过程中,白血病细胞往往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现象,尤其是对一系列结构及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此称为多药耐药。这是白血病化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因而预测和治疗肿瘤多药耐药在白血病的治疗中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白血病耐药的产生是多因素的,随诱导药物、细胞种类、分化阶段、及细胞所处微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耐药表型。目前所发现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膜糖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细胞凋亡调节的改变、细胞内药物的激活或灭活改变所引起的代谢耐药、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加强、蛋白激酶C活性增加、膜转运缺陷、细胞粘附以及通过细胞内药物靶酶的水平改变或细胞内酶与药物的亲和力改变而导致的靶耐药等等。由于临床耐药与体外肿瘤细胞耐药表型和性质有很大差别,因而上述机制能在临床中得到证实甚至被应用于临床肿瘤细胞耐药预测和治疗的却很少。目前在白血病耐药的临床治疗方面主要以抑P-糖蛋白功能的耐药逆转剂为主,但其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至今无一获得FDA批准上市。事实上白血病患者耐药产生并非单一机制,此外,在临床上患者间的个体差异也为治疗带来了困难。可见发现更多的白血病耐药相关的治疗靶点以实现多靶点联合检测与治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抗体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已成为白血病免疫分型的诊断中不可或缺的指标。目前,流式细胞术已经能够同时检测十几种细胞表面分子,为建立多靶点联合诊断和治疗耐药提供了可能。细胞膜蛋白是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最佳靶点,其在细胞表面识别、信号转导、酶和转运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液肿瘤不同于实体瘤,其分散性特别适于以细胞膜蛋白作为靶点。
由于细胞膜蛋白的天然的疏水性和其低丰度的特点为直接分离鉴定细胞膜蛋白带了诸多困难。新近发展的基于抗体和质谱联合应用的方法为发现和鉴定特定靶蛋白和未知功能的新的细胞膜蛋白提供了新方法和便利手段。各种来源或功能不同状态不同的样本做前期处理后,经电泳或液相色谱分离,再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钓取抗原,而后可供选择的质谱方法分析和与数据库信息比对而精确鉴定目的蛋白,逐渐成为研究新蛋白的成熟模式。
单克隆抗体因其与抗原位点特异性的结合,以及其作为与荧光标记物的载体和与毒素或放射性物质相偶联的载体,在肿瘤靶向治疗和特异性诊断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样也在肿瘤多要耐药的诊断与治疗中单抗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价值。
由于体内研究肿瘤多药耐药涉及医学伦理等多方面因素,开展体内实验非常困难。因此,大量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经体外药物选择性作用而产生的耐药细胞株已经成为研究多因素耐药机制的重要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血病耐药细胞膜蛋白及其作为耐药靶蛋白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的细胞膜表面耐药标志蛋白,经消减免疫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单抗和免疫共沉淀技术钓取抗原、肽指纹图谱鉴定及测序、siRNA的干扰实验表明该抗原(细胞膜蛋白)是一种已知的蛋白,该蛋白为富含脯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剪切因子(SFPQ),具有本申请所附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编码。
本发明系首次证明该蛋白表达在血液系细胞膜和肿瘤细胞膜,而且,还首次证明所述细胞膜表面标志蛋白是设计白血病抗耐药药物的靶蛋白,而且还涉及其作为靶蛋白的用途和用于白血病耐药性临床诊断试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系首次证明SFPQ可以定位于血液肿瘤细胞膜表面,本发明所提供的定位于血液肿瘤细胞膜表面的相关蛋白SFPQ具有在敏感血液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在耐药血液肿瘤细胞表面低表达的特性,是一种新的血液肿瘤耐药细胞膜表面标志蛋白。因此,本发明为白血病抗耐药新药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靶点,为白血病耐药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指标;并以此为依据,用以设计临床诊断白血病耐药的新的标志物和开发直接针对白血病耐药的新药。
附图说明
图1是单克隆抗体5D12与敏感HL60细胞和耐药的HL60/ADR细胞总蛋白差异结合的免疫印迹的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45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