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及其构筑建筑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2878.0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魏开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建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G21/14;E04B1/3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预制 钢筋混凝土 单元 及其 构筑 建筑物 方法 | ||
1.一种建筑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为由底板、墙/柱体、上楼板组成整体的单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的底板、墙/柱体、上楼板设置拉结件进行定位并拉接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件包括角型件、槽型件及竖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型件沿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上、下板面的棱边设置;所述槽型件设置于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的墙体门、窗设计位置的边框处;所述竖型件设置于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的内墙与底板、上楼板、墙/柱体连接的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角型件、槽型件安装位置及方向拉接加强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件上预留通孔,通孔上插有螺杆构件。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5中所述的建筑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的构筑建筑物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预制由底板、墙/柱体、上楼板组成整体的钢筋混凝土单元体;
步骤2,现场装配所述各楼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及其他现浇组件;
步骤3,设计和安装水、气、电供给及通风系统;
步骤4,进行室内外装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筑建筑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施所述步骤1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设计平面图划分为各单元体,确定各单元体的形状、大小;
②使用角型件进行外围定位;
③根据外围尺寸制作需要安装的钢筋;
④将螺杆构件安装于角型件的预留孔,拉接对应钢筋并调整角型件;
⑤对内墙进行定位,在内墙与底板、上楼板、墙/柱体连接的平面上安装竖型件并固定,拉接对应钢筋;
⑥对门、窗设计位置的边框定位,安装槽型件并固定,拉接对应钢筋;
⑦对各部位钢筋进行整体调校并安装加固构件;
⑧对各预制单元体安装定型模板,浇捣混凝土并养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筑建筑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施所述步骤2时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运至安装场地,按照预先排列的顺序用起重机械进行吊装,同时校正就位;
②完成一层吊装的各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对各部位进行拉接;
③完成各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元体的吊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筑建筑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楼层在六层内,连续吊装完成;楼层在六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每隔三至五层设置一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作为分隔层,连接加固构件的钢筋,并浇捣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建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建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8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