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2750.4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0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董朝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7/09;F21V19/00;F21V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照明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可用于车灯照明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的一种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照明装置100包括一反光元件110以及一光源120。反光元件110具有一抛物反射面112、一底面114以及一容置空间116。抛物反射面112具有一顶点112a与一焦点112b,其中顶点112a与焦点112b落在底面114上。光源120位于焦点上,并适于提供一光束122,其中部分光束122会直接地传递至抛物反射面112,并被抛物反射面112反射而形成一传递出容置空间116且平行于底面114的平行光束122a,其中此平行光束122a通常是作为照明之用。
然而,从光源120位置上直接地传递出容置空间116的部分光束122便会形成一向上传递的漫光122b(即杂散光),如此,便会违反一般照明法规中的明暗截止线的规定,意即当照明装置100是应用于车灯照明时,其向上传递的漫光122b会影响到对向用路人或来车的视线。换言之,所谓的明暗截止线便是在主光束的照射范围内尽可能降低漫光122b的光场强度分布的规定。
过去,通常可通过增加挡板的方式来遮挡向上传递的漫光122b,藉以克服上述漫光122b所可能带来的问题。然而,采用挡板的类的方式除了会降低照明装置100的照明效率(因多数的光束122会被挡板所吸收)以及提高制作成本外(因挡板的材质必须可承受高温,而需采用特定耐高温的材质),亦可能增加照明装置100整体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较佳的照明效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照明装置,适用于车灯照明。本发明照明装置包括一第一反光元件、一第二反光元件、一第三反光元件及一光源。第一反光元件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一反射面,第一反射面在剖面上呈一抛物曲线。第二反光元件位于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面对第一反射面的第二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在剖面上呈一部分椭圆曲线,其中抛物曲线的一焦点与部分椭圆曲线的一第一焦点重合,且上述焦点位于抛物曲线的一顶点与部分椭圆曲线的一第二焦点之间的连线上。第三反光元件位于容置空间内并在第二焦点上具有一第三反射面。光源配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大致位于抛物曲线的焦点上,且光源适于发出一光束,其中光束的一部分被第二反射面反射而依序传递至第三反射面及第一反射面上,而光束其余且在顶点与第二端点连线上方的部分直接传递至第一反射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焦点与顶点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焦点与第二焦点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三反光元件包括一反光基板,反光基板具有第三反射面,反光基板通过抛物线的顶点与焦点及部分椭圆曲线的第一焦点与第二焦点,而第一反光元件、第二反光元件与光源配置于反光基板上,且第一反光元件与反光基板定义出容置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反光基板上设置有一反光材料,其至少形成于第三反射面的第二焦点的区域上,用以将被第二反射面所聚集的部分光束反射至第一反射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反光基板与第一反光元件为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反光基板与第二反光元件为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反光基板、第一反光元件与第二反光元件为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面包括一旋转抛物面或一上半旋转抛物面,第二反射面包括一上半部分椭球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光元件上设置有一反光材料,以形成第一反射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反光元件上设置有一反光材料,以形成第二反射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光元件的一外缘与该第二反光元件的一外缘的连线延伸于光源与顶点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光源包括一发光二极管或一气体放电灯。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包括一第一反光元件、一第二反光元件、一反光基板及一光源。第一反光元件具有一抛物反射面,第二反光元件具有一部分椭球反射面,反光基板是通过抛物反射面的一焦点及部分椭球反射面的一第一焦点与一第二焦点,而焦点大致与第一焦点重叠并位于第二焦点与抛物反射面的一顶点之间。光源是位于焦点及基板上并适于发出一光束,其中第一反光元件的一外缘与第二反光元件的一外缘的连线延伸于光源与顶点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焦点与顶点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焦点与第二焦点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光元件、第二反光元件与光源配置于反光基板上,且第一反光元件与反光基板定义出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第二反光元件及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7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 下一篇:低噪音罗茨鼓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