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桑枝制造防火密度板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2525.0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磨坚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宾阳县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N3/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4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枝 制造 防火 密度 板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度板材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用桑枝制造防火密度 板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桑蚕生产大国,每年砍下的桑枝就有3000多 万吨。在中国发展桑枝人造板前景广阔。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森林 资源严重溃乏的发展中国家,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均森林资源拥有率不 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 迅速提高,木材需求已成为我国最为短缺的资源之一。
目前,国外对桑枝板材开发的研究未见报道,而对麦秸和稻草在作为板 材原料的应用研究起始于生产斯强板,该项技术最早发明于瑞典,现已有20 多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厂,年生产能力约6400万m3。国内对桑枝板材开发曾 有报道,如中国专利CN1235728C公开了一种中密度纤维板及其生产方法, 将桑枝条原料削片,蒸煮软化,加入防水剂,热磨分解成纤维,在热磨机纤 维出口处加入胶粘剂,对纤维进行干燥,然后将纤维辅装成型、预压、板坯 锯边、板坯热压并最终制成中密度纤维板。这种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复杂,投 资过大,蒸煮过程需要消耗能源,并产生污染。真正的零排放生产桑枝防火 密度板材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桑枝制造防火密度板材的方法,它工艺流程 简单,并且生产过程不用烧煤,不排放烟尘和污水,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桑枝制造防火密度板材的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1、粉碎桑枝
将桑枝粉碎后得到一种桑枝颗粒,其粒径要求在0.1-5mm,颗粒含水量 小于27%;
2、配料并搅拌打浆
将所述桑枝颗粒与氧镁水泥、珍珠岩、滑石粉或石英粉按质量比为1-2∶ 5-8∶0.1∶0.3进行配料;将配好的料放到搅拌机中,加入凝固剂进行搅拌 打浆,将打好的浆迅速下到辊压机中辊压,得到一种防火密度板坯。
3、固化定型
将所述防火密度板坯固化定型,固化定型的时间根据生产车间的温度变 化而定,当温度低于20℃时,需要固化定型48-50小时,当温度超过20℃ 时,需要固化定型24-30小时,脱膜,然后裁剪成目标规格并平垫好,在保 持自然化学反应和自然排湿的情况下养护5-8天,得到一种固化定型的桑枝 板材。
4、浸泡和晒干
将所述固化定型的桑枝板材放到水池中浸泡6-10小时,然后取出晒干 或风干,将晒干后的板材按目标规格进行切割、分类、检验、包装,即得成 品桑枝防火密度板材。
所述凝固剂为氯化镁溶液,所述配料与凝固剂的质量比为2∶1.3-2。
所述凝固剂氯化镁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15-1.24。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充分利用农业废物桑枝生产防火密度板材,生产过程不用烧煤,不排放 烟尘和污水,达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生态环保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用桑枝制造防火密度板材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桑枝粉碎:桑枝粉碎后的粒径要求在0.1-5mm,粒径不要太大太小, 过大的粒径会影响到板质的均匀,过小的粒径起不到纤维应有的拉力强度。 桑枝粉碎后的颗粒含水量小于27%为宜。
2、配料:将桑枝颗粒与氧镁水泥、珍珠岩、滑石粉或石英粉按质量比 为1∶5∶0.1∶0.3进行配料,现配现用。注意在加入填料时,不能加入石 灰粉和轻钙等物质。
3、搅拌打浆:将配好的料放到搅拌机中,加入凝固剂进行搅拌打浆, 气温低于20℃时,可适当打稠一些,当气温大于20℃时,可适当打稀一些, 并要迅速下料辊压,以避免因温度过高,加速原料的化学反应过程,使料凝 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甚至损坏机器设备。打浆时要 打得均匀,避免在加入凝固剂时因打浆不均匀而形成团状物,影响到板材的 质量。最好在搅拌机上考虑设置倒顺开关和变速装置,以便将浆打得更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宾阳县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宾阳县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