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宏细观力学的岩土力学模型试验系统以及精细化试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42417.3 | 申请日: | 201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1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白;周健;史旦达;邓益兵;蒋建平;李业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15/02;G01N15/08;G01N13/00;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梁晓霏 |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宏细观 力学 岩土 模型 试验 系统 以及 精细 方法 | ||
1.基于宏细观力学的岩土力学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模型试验箱、模型试验加载装置、荷载测量装置、基础模型、数码照相机、体视显微镜、计算机、新闻灯;所述模型试验箱内设置试验土样,所述基础模型紧贴于模型试验箱观测面的内侧;所述模型试验加载装置对模型试验箱内土样施加荷载,所述荷载测量装置测量模型试验箱内土样所承受的荷载;所述数码相机通过模型试验箱观测面拍摄土样变化过程的图像,并传至计算机;所述体视显微镜用于摄取土样细观结构的显微图像,并传至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用于数据采集、记录和分析;所述新闻灯用于数码照相机和体视显微镜拍摄时的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宏细观力学的岩土力学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内设置有场分析系统和细观结构图像分析系统。
3.基于宏细观力学的岩土力学模型的精细化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形成与原型之间满足系统相似性要求的岩土力学模型试验的模型,并布置试验系统;
(2)按设计要求设置模型箱内土样和基础模型;
(3)土工试验,试验测试模型箱内土样的物理力学参数;
(4)对土样施加第一级荷载,量测施加的荷载,量测试验测试装置中各传感器的测试数据,拍摄荷载增加过程中土样的变形场的变化过程;拍摄预先确定的观测点的土样细观结构的显微图像,观测数据采集完整;
(5)将步骤(4)拍摄的土样变形场的图像,经场分析系统的处理,可以将数码图像分析后输出土样的网格变形场图像、剪切应变场图像、主应变场图像、总位移场图像、X方向位移场图像、Y方向位移场图像;
(6)将步骤(4)拍摄的土样细观结构的显微图像,经细观结构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可以输出各自观测时间点的土样结构的细观参数,并分析土样细观结构的变化及规律;
(7)进行细观力学的颗粒流PFC数值模拟,基于PFC程序,进行岩土力学的细观数值模拟试验,得到颗粒流PFC数值模拟试验的土样结构图像;
(8)进行连续-离散耦合数值模拟,基于离散元与有限差分法的离散-连续耦合分析模型对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进行模拟试验,得到连续-离散耦合数值模拟试验的土样结构图像;
(9)由细观结构图像分析系统对步骤(7)和步骤(8)得到的数值模拟的土样结构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数值模拟试验的土样结构的细观参数;
(10)分析步骤(5)得到的土样变形发展过程的图像,确定土样结构显微拍摄的观测点;
(11)累积增加荷载,重复步骤(4)到步骤(10),直至施加荷载到设计最大荷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4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臂式砖机叠板机
- 下一篇:一种肉毒毒素肌肉局部注射点位置定位标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