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提取天然茶多糖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41786.0 申请日: 2010-04-08
公开(公告)号: CN101798356A 公开(公告)日: 2010-08-11
发明(设计)人: 林德昌;龙英才;董俊萍;林金建 申请(专利权)人: 晋江市恒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A61P3/06;A61P3/10;A61P17/16;A61P7/02;A61P37/04;A61P9/12;A61P9/10;A61P9/00;A61P29/00;A61P35/00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362211***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分离 提取 天然 多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茶叶浸取液或茶加工下脚料、废液中提取茶多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核糖木糖、半乳糖、岩藻糖等单糖组成,还包括多种小分子低聚糖。茶多糖平均分子量大小在10000~130000之间。

茶多糖是一种天然保健品,具有多种生理作用:防辐射作用;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降血糖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实验证明具有降血压、减慢心率、耐缺氧、增加冠状动脉流量等作用,还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炎,抗癌等功效。因此茶多糖可作为医药辅料及食品添加剂。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糖传统工艺大都包括除去不溶性杂质、除蛋白和果胶、加入酒精使茶多糖沉淀、分离干燥而得茶多糖、进一步纯化等几个步骤。应用传统的方法来提取茶多糖,虽然原料易得,但提取得率低,大量低聚茶多糖没有被沉淀出来留在溶液中,同时所用酒精量较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国内对茶多糖提取纯化工艺不断发展改进,茶多糖的构象会随温度、pH值条件变化而改变,对其生理活性有影响。据报道,采用超滤法提取所得茶多糖能较好地保持活性。[陈海霞,谢笔钧。食品工业科技,2001,22(2):18-19]国内已有多项专利在提取茶多糖的工艺中引入了超滤技术[CN CN1379044A,CN1837201A,CN1958617A]由于多糖难以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得率较低、成本较高,把酶工程技术应用于多糖提取,可有效提高得率。[王元凤,金征宇。江苏农业科学,2005,(3):122-124][CN1699586A,CN101508690A]微波处理也被用于茶多糖的提取[CN1557841A,CN101575628A]利用酶溶液处理,并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除去杂质,干燥后可获得总糖含量≥80.00%的离纯度茶多糖[CN101016344A]。经真空酶提,再以凝胶柱分离茶多糖,超滤冻干得到的茶多糖生理活性保持较好,并纯化得到了多糖和蛋白的缀合物组分[CN101497906A]。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分离提取天然茶多糖的方法。

本发明的采用具有规整孔道、耐高温、机械强度高、易于再生重复使用、长寿命的无机沸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对含有茶多糖的溶液通过吸附除去茶多酚、咖啡因及部分色素等杂质,达到提取茶多糖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分离提取茶多糖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在5-75℃温度下,含茶多糖的水溶液通过恒流器泵,经过填充无机沸石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柱,将茶多酚、咖啡因和部分色素等杂质吸附;

(2)再用水洗脱,洗脱液与吸附除杂后的溶液合并;

(3)在上述合并溶液中加入蛋白沉淀剂,离心或抽滤除去蛋白质;

(4)除去蛋白质的溶液经超滤膜超滤浓缩,形成的浓缩液再经干燥后得到呈黄褐色的茶多糖粗品。

本发明使用具有均一孔道的沸石分子筛吸附剂,以除去茶多酚、咖啡因和部分色素等杂质。沸石分子筛对被处理分子具有择形选择性吸附分离作用,不会引入污染物质,用于提纯制备成本较低。

本发明中,无机沸石分子筛吸附剂是FAU型沸石分子筛吸附剂,该沸石是硅铝摩尔比大于15的高硅Y型沸石,以该类型的疏水性沸石分子筛制成的吸附剂为佳。FAU型沸石分子筛结构与天然八面沸石相同,具有通过十二元环大孔(0.74nm×0.74nm)相互连通的超笼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本发明中,所用的无机沸石分子筛吸附剂含有H+、Na+、K+、Ca2+、NH4+中的一种或多种阳离子。

本发明中,蛋白沉淀剂可以是KCl、NaCl、NH4Cl或ZnCl2,沉淀剂的加入量为合并溶液重量的0.1-2.0%为宜。

本发明中,茶多糖干燥方式可以是真空蒸发、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本发明中,所述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范围大约为4000-130000。

本发明中,失去吸附能力的无机沸石分子筛吸附剂可用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热水等洗脱再生,从溶剂成本、毒性等方面考虑,以50-100%乙醇水溶液洗脱为佳。在上述溶剂无法将阻碍吸附的有机物洗脱而不能恢复吸附能力时,可通过焙烧除去有机物,恢复其吸附性能后重复使用,焙烧再生温度为500-650℃,时间为1.5-5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恒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复旦大学,未经晋江市恒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1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