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英埚备料炉漏料口水塞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41244.3 | 申请日: | 201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6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兢;邬理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5/26 | 分类号: | C03B5/26 |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 地址: | 441057 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英 备料 炉漏料 口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类光学玻璃和镧系光学玻璃原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石英埚制备环保类光学玻璃或镧系光学玻璃原料时埚底漏料口的水塞。
背景技术
石英备料炉主要用于环保类光学玻璃和镧系光学玻璃的第一次熔炼备料,解决光学玻璃一次化料带来的着色、光性波动等问题。它使用硅钼棒作为加热材料,工作温度在1100℃~1500℃之间,使用底部开孔的石英埚作为备料容器,工作时埚底孔(漏料口)需要堵起来,而原料熔炼完毕还要能很方便得从漏料口放出,活动水塞就是起堵塞石英埚底漏料口的作用。
目前,用于石英备料炉的漏料口堵漏的水塞如图1所示,水塞包括轴向中空、两端封闭的水塞本体4,设置在该水塞本体4下端面上的进水管6及出水管5,水塞本体4的上端面为平面。平底水塞通过弹簧的压紧力,使水塞上端面紧贴石英埚底面,从而堵塞石英埚3的漏料口1,当原料熔化完成需从漏料口1放出时,水塞移开,玻璃液2从漏料口1流出。这种平底水塞与石英埚底的接触是一种面接触,因而对石英埚3有一定的冷却效果。石英埚3工作时,埚与玻璃液的温度达摄氏一千多度,而埚底与平底水塞接触部分由于水塞的降温作用使其局部温度偏低,在受高温玻璃液的侵蚀时经常发生炸裂,损坏石英埚3,导致埚底渗漏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满足石英备料炉生产需要,又能有效保护石英埚,并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石英埚备料炉漏料口水塞。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石英埚备料炉漏料口水塞,包括水塞本体和设置在该水塞本体下端面上的进水管及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塞本体的上端面为与漏料口配合的锥面。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水塞本体的上端面的锥面角度为110°-130°之间。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水塞本体采用耐热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水塞本体外径为φ36-φ45mm,壁厚不小于3.5mm,上端面厚度不小于4mm。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出水管上端口高于进水管上端口8mm-12mm。
本发明由于将水塞本体的上端面设计成锥面,因而在堵塞石英埚备料炉漏料口时,水塞本体上端面与漏料口接触是线接触,接触面积很小,避免了现有水塞本体上端与石英埚底平面接触存在的不足,因此通过水塞及冷却水带走的石英埚的热量也很小,使石英埚在工作过程中不致因局部(埚底漏料口)温差大而炸裂,大大延长石英埚的使用寿命。由于采用锥形上端面,因而可使水塞本体直径减小,从而减小水塞本体的体积,相应降低了成本。本发明的投入使用,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还因减少对石英埚的检查维修时间间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发明具有既满足石英备料炉生产需要,又能有效保护石英埚,并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主要用于石英埚制备环保类光学玻璃或镧系光学玻璃原料时埚底漏料口的堵漏。
附图说明
图1是原石英埚水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安装在水塞支架上,通过弹簧向上的弹性压紧力,使水塞本体7的锥面紧贴石英埚3的漏料口1,水塞本体7的锥面有自动定心功能,既满足了工作需要,又保证了石英埚温度的一致性。石英备料炉工作时,水塞堵住漏料口,原料被高温熔化成玻璃液2,而水塞通过进水管6及出水管5循环输入冷却水对水塞进行冷却,从而起到保护水塞的作用。水塞本体7为直径φ40mm左右、轴向中空(壁厚不小于3.5mm)、两端封闭的耐热不锈钢制品。水塞本体7下端面上设有进水管6及出水管5,进水管6及出水管5为不锈钢水管,出水管5上端口高于进水管6上端口10mm左右,出水管5管口接近水塞本体内锥面底部,进水管6管口与另一端面平齐,冷却水通过进水管6进入水塞本体1后,必须达到一定量(高度)后才能通过出水管5溢流出去。
工作时,进水管6之前加装流量阀控制冷却水流量,只要保证出水管5有少量冷却水溢流出来就能保证水塞本体1内始终有一定的冷却水,从而达到保护水塞的目的。水塞本体7上端面的锥面角度为120°左右(外圆端面与内孔端面的锥面角度基本保持一致,壁厚不小于4mm)。进水管6同时作为水塞支撑杆安装在水塞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1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