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0273.8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将宏;山田阳一;小桥胜;有贺友洋;福元贵智;北泽淳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2 | 分类号: | G03G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调色剂将在潜像担承体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像来形成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尤其涉及潜像担承体表面的清洁及带电。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通过利用调色剂将在沿规定的旋转方向转动的潜像担承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像,由此形成调色剂像,然后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在该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中,由于从潜像担承体向转印介质的转印效率为100%以下,所以有时在转印后的潜像担承体表面上残存少量的调色剂。鉴于此,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大多采用了在潜像担承体的旋转方向上比转印位置靠下游的清洁位置,使清洁刮刀抵接到潜像担承体的表面上,将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的所谓刮刀方式的清洁机构。
但近年来,为了图像的高精细化、处理的高速化及定影温度的低温化等目的,一直在研究采用比目前粒径小的调色剂(例如体积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调色剂的圆形度为0.95以上的调色剂)。在这样的小粒径调色剂中,存在着清洁刮刀不起作用,难以除去来自潜像担承体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这一问题。而且,由于这样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会逐渐在潜像担承体表面形成镀膜(filming)层,导致转印性能降低,或清洁刮刀与潜像担承体的摩擦系数增大,从而对潜像担承体造成损伤等问题。
鉴于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通过对感光体表面涂敷润滑剂,消除了上述问题。即,使涂敷刷与固化的硬脂酸锌(润滑剂)接触而削取硬脂酸锌,通过涂敷刷将其涂敷到感光体表面上。由此,在感光体表面形成润滑剂层作为感光体的保护膜,即使在使用小粒径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清洁刮刀可靠地将小粒径调色剂从感光体表面清洁除去。然后,通过配置在清洁位置的下游的带电部件,使由清洁刮刀如此进行清洁除去的感光体表面带规定的表面电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6262号公报(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304476号公报(图2、图5)
不过,从装置的小型化或部件数的降低等观点出发,可考虑例如将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即对清洁刮刀附加带电功能和清洁功能的技术应用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但是,在具有这样的组合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使感光体鼓、感光体带等潜像担承体的表面带电,对清洁刮刀施加了带电偏压。而且,由于相对于潜像担承体表面推压清洁刮刀,所以潜像担承体表面被赋予了载荷。因为这样的带电偏压或载荷的影响,在清洁刮刀的前端部中的与潜像担承体表面抵接的部位堆积有放电生成物、调色剂或润滑剂等附着物,导致带电均匀性劣化。这样,如果兼具带电功能和清洁功能的清洁刮刀(相当于本发明的“导电性刮刀”)十分耐久,则导致带电性能劣化、招致图像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在进行潜像担承体表面的带电处理及清洁处理以及润滑剂向潜像担承体表面的涂敷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中,以较少的部件数长时间维持带电均匀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潜像担承体,沿规定的旋转方向转动;润滑剂涂敷机构,在规定的涂敷位置,使导电性抵接部件抵接到潜像担承体表面,来涂敷润滑剂;显像机构,在旋转方向上比涂敷位置靠下游的显像位置,使调色剂附着到涂敷有润滑剂的潜像担承体表面,形成调色剂像;和导电性刮刀,在旋转方向比显像位置靠上游的清洁位置,抵接在潜像担承体的表面,将潜像担承体表面上的调色剂清洁除去;通过对导电性抵接部件及导电性刮刀的至少一方施加偏压,使潜像担承体表面带电,根据导电性刮刀的耐久情况,使利用导电性刮刀进行的潜像担承体表面的带电、和利用导电性抵接部件进行的潜像担承体表面的带电的比例变化。
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具备:润滑剂涂敷工序,使导电性抵接部件抵接到沿规定的旋转方向转动的潜像担承体的表面,来涂敷润滑剂;显像工序,使调色剂附着在涂敷有润滑剂的潜像担承体表面,形成调色剂像;转印工序,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清洁工序,使导电性刮刀抵接到潜像担承体的表面,将残存在潜像担承体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清洁除去;和带电工序,对导电性抵接部件及导电性刮刀的至少一方施加偏压,使潜像担承体表面带电;在带电工序中,利用导电性刮刀进行的潜像担承体表面的带电、与利用导电性抵接部件进行的潜像担承体表面的带电的比例,根据导电性刮刀的耐久情况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0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