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皮肤创伤之医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9657.8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8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傅毓秀;施养性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毓秀;施养性 |
主分类号: | A61K35/44 | 分类号: | A61K35/44;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皮肤 创伤 医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皮肤创伤治疗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创伤之医药组合物,其包括脐带间质干细胞。
背景技术
皮肤是身体在面对外在威胁性伤害、微生物等,的第一道防御关卡。在生理上具有重要功能。创伤、烧烫伤、慢性溃疡等,可能会造成皮肤构造严重损害,影响其皮膜屏障的初级免疫功能,进而可能伴随全身性难以估计之危险。
皮肤创伤的愈合主要必须历经发炎反应、表皮再生、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生成、血管增生,创伤收缩以及细胞外基质重新构建等过程,才能帮助创伤后再生的皮肤组织。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兴起,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来源的干细胞给予创伤皮肤治疗,期望干细胞能够在各方面帮助整个皮肤创伤的再生与重建,且已达不错成效(Yaojiong et al.,Mesenchymal stem cells enhance wound healing through differentiation andangiogenesis.Stem Cells,25(10):2648-59,2007)。惟大部分干细胞来源不易取得,有些甚至有道德或安全上的疑虑,仍有许多问题待解决。
人类脐带是一种生产后的废物,来源取得容易,没有道德顾虑,处理方式简单,而且人类脐带干细胞数量极多、繁殖快速,是很好的干细胞来源。过去研究出移植人类脐带间质干细胞于大白鼠纹状体中,植入的细胞可以存活在大白鼠脑中四个月,表示人类脐带间质干细胞,不会引起宿主的免疫及排斥反应。因此,人类脐带间质干细胞为一株适合用于进行异体移植的良好干细胞来源。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皮肤创伤之医药组合物,其包括脐带间质干细胞(umbilic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特定而言,所述医药组合物可促进创伤愈合。
再另一方面,本发明是针对脐带间质干细胞之用途,其用以制备供治疗治疗皮肤创伤之医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脐带间质干细胞来自人类。
附图说明
前文之所述以及实施方式可通过说明书附图达到更好的说明效果。为了加强本发明之说明,将适当的实施例之附图列举于此。
图1是HUMSCs与真皮纤维母细胞共同培养,于时间点0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观察其爬行补回缺口的情形,发现与HUMSCs共同培养的大鼠真皮纤维母细胞爬行能力较好(图1A),发现在24小时和48小时有显著差异(p<0.05,图1B),发现与HUMSC共同培养的纤维母细胞分泌到培养液中的胶原蛋白量明显较多(p<0.05,图1C)。
图2为HUMSCs处理创伤皮肤之创伤变化情形纪录,显示移植组的愈合速度较快(图2A),移植组创伤面积的百分比和控制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图2B)。
图3为HUMSCs处理创伤皮肤后第4、8及14天控制组及HUMSCs治疗组连续切片HE染色的结果(图3A),给予HUMSCs治疗的创伤剩于体积较控制组小(p<0.05,图3B),移植组之创伤两侧毛囊间距离较近(P<0.05,图3C)。
图4为HUMSCs处理创伤皮肤在皮肤创伤愈合的过程中观察嗜中性球吸引巨噬细胞聚集的结果,控制组皮肤组织第二天和第四天有MPO反应之细胞表现极低(图4中的A、C),而移植组皮肤组织第二天和第四天有MPO反应之细胞表现有增多的趋势(图4中的B、D)。
图5为HUMSCs处理创伤皮肤后,ED1用以标识嗜中性球与巨噬细胞之结果,控制组在第二、第四天已有有ED1反应之细胞进入创伤部位(图 5中的A、C);移植组在第二、第四天有较多的有ED1反应之细胞浸润(图5中的B、D);。在第十四天时,有ED1反应之细胞分布情形(图5中的E、F),在皮肤构造已经构建完成的区域,控制组和移植组皆没有其分部(图5中的E中的E1、F中的F1),而在皮肤构造上未构建完成区域仍有ED1反应之细胞分布于内(图5中的E中的E2);在浸润现象已减缓的情况下,移植组仍留有较多有ED1反应之细胞在其中(图5中的F中的F2)。
图6A-6B为HUMSCs处理创伤皮肤后,胶原蛋白折叠情形(图6A中的A、B、C、D),第八天控制组在创伤部位仍无法累积构建真皮所必须之胶原蛋白(图6A中的E)。
图7为HUMSCs处理创伤皮肤后与控制组织比较(图7中的A),HUMSCs仍然存在于皮肤组织(图7中的D、E),。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也具有爬行能力,可移动到皮肤创伤处(图7中的B、C)。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毓秀;施养性,未经傅毓秀;施养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9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超临界机组控制阀的密封圈的位移补偿装置
- 下一篇:水晶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