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码猪α、β或γ干扰素的基因片段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9485.4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满林;陈瑞爱;刘健;张欣;唐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21 | 分类号: | C12N15/21;C12N15/22;C12N15/24;C12R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庆敏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干扰素 基因 片段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猪α、β或γ干扰素的基因片段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猪病毒性传染病日益泛滥,已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免疫抑制病及病毒抗原快迅变异,常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加之不断出现新的病毒病,目前还尚无成功的疫苗接种预防。另一方面,疫苗对疾病只有预防作用,治疗还有赖于抗生素的使用。而一些抗药性菌株的出现,给人类食品和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一些国家已明令禁止在养殖生产中应用某些抗生素和抗菌剂。因此,生产中迫切需要一种既有效又有利于环保的新方法来防控畜禽疾病。实践证明,干扰素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病毒剂,在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生产方法:由中草药等诱生剂诱导产生干扰素,因纯化工艺复杂,产量少、作用缓和等诸多因素影响而极大限制了在临床和科研的应用。
随着猪干扰素基因的克隆成功,对其重组产物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也随之展开。1990年,Lefevre和LaBonnar等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PoIFN-α1基因,得到了一个含189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去除其N端的含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后,得到了具有完全天然PoIFN-α1生物学活性的产物,并且其在猪源性细胞上的抗病毒活性至少是病毒刺激猪白细胞产生的干扰素的6倍。Pol JM等(1991)研究发现:rPoIFN-α1能够抑制伪狂犬病毒(PRV)强毒和中等毒力病毒在猪鼻腔黏膜组织stroma细胞层的增殖,PRV接种干扰素处理的猪成纤维细胞和猪肾细胞,病毒滴度明显下降。Horisberger MA(1992) 比较了重组PoIFN-α(rPoIFN-α)和重组PoIFN-γ(rPoIFN-γ)在猪的细胞中抗病毒活性的区别,发现rPoIFN-α可大大降低猪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在猪PK-15上引起的病变,并能削弱猪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和流感病毒在猪肾细胞中的复制,但rPoIFN-α和rPoIFN-γ对门戈病毒(一种脑心肌炎病毒)都有抗病毒作用。Jordan LT等(1994)发现rPoIFN-α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有很好的预防作用。Tonomura N等(1996)研究发现HuIFN-α处理Vero后PRV的增殖受到抑制,PRV的立即早期基因的mRNA在干扰素处理的Vero中降低,瞬时表达试验表明PRV IE启动子的转录被选择性抑制。BuddaertW(1998)对rPoIFN-α在体内、外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PRRSV)的抗病毒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PRRSV在体内、外对rPoIFN-α都很敏感,rPoIFN-α可明显抑制PRRSV的产量和感染细胞的数量。chinsangaram J.等(2001)人用大肠杆菌表达rPoIFN-α或rPolFN-β并分别进行了抗口蹄疫病毒(FMDV)实验,发现rPoIFN-α和rPoIFN-β抑制FMDV复制是在蛋白质翻译水平上的,主要是激活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PKR)作用的结果:在细胞中加入PKR抑制剂2-氨基嘌呤后,病毒的产量就会上升;而RNase L和PKR基因缺失的细胞在干扰素的作用下仍能感染FMDV,这充分说明了PKR在抑制病毒复制中起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9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式降膜蒸发器
- 下一篇:一种防菌抑菌UV胶印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