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缘光型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809.2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9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浩士;川边一成;村濑新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V13/00 | 分类号: | F21V13/00;F21V8/00;F21V7/10;F21V5/08;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蒋亭;王玉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缘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缘光(edge light)型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作为办公室、住宅室内中使用的照明装置是有用的。
背景技术
作为所谓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如下的照明装置广为知悉:具备光源、用于使从该光源入射的光进行面发光的导光板、和位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侧的光扩散板,以使从所述光扩散板发出的光的亮度变得均匀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578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418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41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3-5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5-19694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3-2560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将以往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在办公室、住宅室内中使用,在室内的人并不能感觉充足的光照。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室内的人能感觉到良好的光照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
本发明人等经过精心研究,结果完成了能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即,本发明是一种边缘光型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近似四边形状的导光板、配设于该导光板至少1侧端面侧的光源、配设于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对向的反射面侧的近似四边形状的反射膜、和配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侧的近似四边形状的光扩散板,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是从所述光源射出而入射于所述导光板的侧端面的光所射出的面,在所述导光板的反射面的表面形成有使光散射的散射部,在所述光扩散板的外表面,该光扩散板的某1边的附近的亮度A1、与所述1边对向的1边的附近的亮度A2、以及与该对向的2边等距离描画出的线附近的亮度B满足下述式(1)和(2),
式(1):1.2×A1≤B≤3.0×A1
式(2):1.2×A2≤B≤3.0×A2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室内的人能感觉良好的亮度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而且本发明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在其法线方向的正下方的照度也良好,尤其适宜作为室内的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化地表示在导光板的对向的2个侧端面侧配设有光源而成的本发明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2是模式化地表示在导光板的1个侧端面侧配设有光源而成的本发明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3是模式化地表示在导光板的对向的2个侧端面侧配设有光源而成的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显示在实施例1中的导光板的反射面形成的点状的散射部的密度分布[纵轴:点占有密度(%)、横轴:距配设有光源的侧端面侧的距离(mm)]的一例的坐标图。
图5是显示在比较例1中的导光板的反射面形成的点状的散射部的密度分布[纵轴:点占有密度(%)、横轴:从配设有光源的侧端面侧开始的距离(mm)]的一例的坐标图。
图6是表示任意的1个点、和与该点邻接的点的位置关系的图(图中的数值单位为mm)。
符号说明
1导光板
10散射部
2A LED照明
2B LED阵列
3反射膜
4反射镜
5铝制的框体
6光扩散板
7边缘光型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边参照图1~图3边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图1是模式化地表示在导光板的对向的2个侧端面侧配设有光源而成的本发明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的一例的截面图。图2是模式化地表示在导光板的1个侧端面侧配设有光源而成的本发明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的一例的截面图。图3是模式化地表示在导光板的对向的2个侧端面侧配设有光源而成的本发明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边缘光型照明装置7具备导光板1、配设于导光板1的至少1个侧端面侧的光源2A、配设于与所述导光板1的出光面对向的反射面侧的近似四边形状的反射膜3、和配设于所述导光板1的出光面侧的近似四边形状的光扩散板6,所述导光板1的出光面是从所述光源2A射出而入射于所述导光板1的侧端面的光所射出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冻机制冷剂
- 下一篇:用于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