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长杆件的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777.6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波;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4 | 分类号: | F16M11/24;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李慧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长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是用于细长杆件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桩工机械旋挖钻机系列钻杆包括带外三键的、三对双键的、六 键的摩阻杆、带斜键加压点的机锁杆、摩阻与机锁的组合杆,各节 杆杆的直径一般有φ180、φ218、φ325、φ377、φ440、φ508等 多种,长度10m-19m,细长比远大于5,属于典型的细长杆件。常 规的带外键长杆件如钻杆的支撑结构是这样的,杆的一端用回转支 撑的外圈与杆的法兰盘用螺栓连接,回转支撑的内圈与底座用螺栓 连接,底座是固定的,或杆的一端用带内键槽的轮毂体套在杆的外 键的外面,轮毂体焊在底座上,底座是固定的。常规的支撑装置中 均是将带外键长杆件如钻杆的外键封闭固定在内部,或者将杆的端 部固定。当带外键长杆件如钻杆从一种直径更换到另一种直径时, 这种封闭的常规的支撑结构拆装费时费力,而且要重新制作一套支 撑,制造成本增加,常规的支撑装置无法实现快速更换和支撑装置 的通用性。此外,带外键长杆件如钻杆从一种长度更换到更长的长 度时,不允许杆有挠曲下垂变形,而为了避免上述挠曲下垂变形, 要求支撑点不在两端而是在其它部位,甚至支撑点要跟杆随行,或 者支撑点的位置能够调整,而现有技术这种固定式的封闭的支撑装 置无法解决这样的难题。此外,常规的支撑装置也无法容纳外键的 数量和尺寸及形式不同的带外键长杆件如钻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 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细长杆件 的支撑装置,其能适应各种长度的细长杆件的旋转和移动的支撑, 适应所述杆件位置变化,尤其能够适应长度不断增大的细长杆,减 小杆件的下垂挠曲变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 细长杆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单元,每一 个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可旋转的细长杆件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安置 所述支撑结构的可移动底座,所述支撑结构可随所述细长杆件转 动。这样,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就能够随行支撑细长杆。当所述 细长杆件例如由于移动或者由于伸缩的时候引起支撑点的变化,可 以通过底座移动使得支撑单元移动来适应支撑点的变化,实现支 撑。优选地,所述支撑单元的数量根据所述细长杆件的长度进行设 计。这样,另外,当细长杆件的长度增加时,为了减小杆件的下垂 挠曲变形,可增加支撑单元的数量来适应所述细长杆件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可移动的小车。该小车可以在滑轨或者地 面上移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细长杆件 的支撑装置,其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杆件、管件、圆形件,提高支 撑装置的通用性,并且能够实现快速更换。为此,在本发明中所述 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轮和回转圈,所述细长杆件通过回转圈安置在所 述支撑轮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轮成对设置,通过所述 细长杆件的旋转带动容纳所述细长杆件的所述回转圈并进而带动 所述支撑轮转动。这样,就不需要现有技术中拆装各连接螺栓来更 换杆件以及重新制作支撑,只需要更换不同内径的回转圈,而这种 开放式的支撑轮又为更换回转圈提供了便利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细长杆件 的支撑装置,其能够更好地其能适应各种直径的变化引起的支撑点 高度位置上的变化。为此,每一个支撑单元还包括:轮架,用于承 载所述支撑轮;升降器,用于升降所述轮架;导向结构,用于对所 述轮架的升降运动进行导向;其中所述底座用于承载所述升降器和 所述导向结构。
优选地,导向结构具有第二导柱和导套,其中,所述导套套装 在所述第二导柱上并在所述第二导柱上滑动,并且所述导套与所述 轮架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细长杆件 的支撑装置,其能够支撑如带有外三键、三对双键、六键及带斜键 加压点等不同键形式和不同的键宽度、高度尺寸的细长杆,从而进 一步提高了支撑装置的通用性,大大降低了造价。此外,还进一步 提高了更换不同直径的杆件的快速性和方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