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氯联苯与酸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植物联合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400.0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骆永明;滕应;涂晨;王家嘉;孙向辉;李振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B09C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建清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氯联苯 复合 污染 土壤 化学 植物 联合 修复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被污染土壤的再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对多氯联苯与酸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植物联合修复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各种工业原材料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回收废弃物资进行再加工,利用再生资源已成为解决目前中国资源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电子垃圾中含有一定量的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组分,同时在拆解回收过程中涉及酸洗、焚烧等工艺,对拆解区周边土壤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多氯联苯和酸化复合污染现象。因此,多氯联苯与酸复合污染土壤的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土壤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尽管目前对多氯联苯的生物降解已有较多报道。由于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呈强酸性,大大限制了PCB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的应用,因而多氯联苯与酸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存在很大困难。
目前,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在多氯联苯与酸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研究还未见报道。
三、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针对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提供了一种利用石灰调节,联合种植豆科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多氯联苯与酸复合污染土壤(尤其是农田土壤)具有良好修复效果的化学-植物联合修复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多氯联苯与酸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植物联合修复方法,修复为两个连续的过程,具体步骤为:首先向污染土壤中施加石灰进行化学修复,对添加石灰后的土壤充分翻耕混匀并灌入清洁水源,修复时间为1个月,当土壤pH升至5.0以上时,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污染土壤进行为期1年的生物修复。石灰的最佳施加量为120kg/mu。
有益效果:本方法针对酸化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污染控制与治理问题,探索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该技术综合了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的优点,克服了单一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易受土壤理化性质及污染物类型与浓度等因素影响的缺陷。使用本方法,可使强酸性土壤(pH<5.0)中PCBs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为污染土壤的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石灰施加剂量下土壤pH的变化对照图;
图2为不同石灰施加剂量下土壤多氯联苯总量的变化对照图;
图3为不同处理下土壤多氯联苯总量的变化对照图;
图4为不同处理下土壤多氯联苯各组分的含量变化对照图;
图5为不同处理下土壤多氯联苯总量去除率对照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以长江三角洲某典型多氯联苯与酸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为供试土壤,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施加石灰调控土壤酸度以及对多氯联苯降解的效果,选择石灰的最佳施用剂量。土壤类型为水耕人为土,原种植水稻。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如下:土壤pH为4.35(水土比2.5∶1),总有机碳(TOC)为50.49g/kg,土壤全氮为3.12g/kg,全磷为0.79g/kg,全钾为4.52g/kg,阳离子交换量为20.67cmol/kg。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以下处理:(1)ck:对照,即不施用任何改良剂;(2)L:施用石灰处理,施用3个水平,L1(2g/kg)、L2(4g/kg)、L3(8g/kg)。每个处理重复3次,作用时间为45天。
土样置于室内自然风干,研磨,过20目和60目筛,以供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多氯联苯分析,分析方法同案例1。
试验结果:
供试土壤的原有pH值为4.35,根据通常情况下土壤生物、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土地耕作修复效率(6≤pH≤8)的技术要求。从图1可知,施用不同剂量水平的石灰后,土壤pH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着施用剂量的增加,土壤pH随之显著升高。当石灰施用剂量为4g/kg时,土壤pH值从4.35调至7.0,土壤酸度得到了明显改善。由图2可知,施加石灰的各处理中土壤PCBs的浓度与对照相比,降低了近30%,这可能与石灰的添加改变了土壤酸性,激活了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活性,从而强化了土壤微生物对多氯联苯的降解。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吊挂机构
- 下一篇:无人机影像数据实时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