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分流编码方法和视频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112.5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1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笑南;刘宁;钟似玢;吴贺丰;陈健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大讯通信息有限公司;中山大学;东莞市聚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3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视频 监控 系统 分流 编码 方法 视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分流编码方法和视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监控和保障工具已被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而随着无线移动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视频监控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移动终端设备中,手机由于其方便灵巧而占主流。而手机用于数字视频监控中,其显示的视频图像大小一般是较低分辨率的。这样,服务器端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除了要能满足高分辨率的视频监控需求外,同时还要能产生符合手机监控需求的低分辨率视频图像,而现有视频监控帧码流无法同时满足两种不同分辨率要求的终端。
另外,虽然目前网络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网络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仍受到种种技术和环境因素的制约,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并不能很好的匹配现有网络视频帧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分流编码方法,目的在于使得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分辨率的视频监控需求,以及提高视频压缩编码效率,以更好地满足数字视频监控的网络传输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分流编码方法,包括:
使用二维小波变换对视频帧分解为主视频帧和次视频帧;
对主视频帧进行编码处理,产生主码流以及主视频重建帧;
基于主视频重建帧对次视频帧进行编码处理,产生次码流。
所述方法基于主视频重建帧对次视频帧进行编码处理包括:
基于主视频重建帧对次视频帧进行编码预测和快速编码,其中:所述快速编码包括分块、DCT、量化、删简、重排序以及熵编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视频监控终端的分辨率,根据分辨率判断结果向视频监控终端发送码流。
所述判断视频监控终端的分辨率,根据分辨率判断结果向视频监控终端发送码流具体为:
在判断出所述视频监控终端为低分辨率需求的设备时,向所述视频监控终端发送主码流;
在判断出所述视频监控终端为高分辨率需求的设备时,向所述视频监控终端发送主码流和次码流。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视频监控终端接收到主码流和次码流之后,分别对主码流和次码流进行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主码流和次码流进行合成操作。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视频监控系统,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
分流模块,用于使用二维小波变换对视频帧分解为主视频帧和次视频帧;
主码流编码模块,用于对主视频帧进行编码处理,产生主码流以及主视频重建帧;
次码流编码模块,用于基于主视频重建帧对次视频帧进行编码处理,产生次码流。
所述系统中的次码流编码模块用于基于主视频重建帧对次视频帧进行编码预测和快速编码,其中:所述快速编码包括分块、DCT、量化、删简、重排序以及熵编码。
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判断处理模块,用于判断视频监控终端的分辨率,根据分辨率判断结果向视频监控终端发送码流。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视频监控终端为低分辨率需求的设备时,向所述视频监控终端发送主码流;或者在判断出所述视频监控终端为高分辨率需求的设备时,向所述视频监控终端发送主码流和次码流。
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合成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视频监控终端接收到主码流和次码流之后,分别对主码流和次码流进行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主码流和次码流进行合成操作。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使得服务器端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产生主次视频码流,以满足不同分辨率的视频监控需求。其中,编码产生的主码流,可以直接经解码产生低分辨率的视频图像帧;而主码流和次码流分别解码再经合成后,可以产生高分辨率的视频图像帧。
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视频图像压缩比率,更好地满足网络传输要求。相较于直接采用高压缩比的视频编码算法对整帧图像进行编码,本发明所述分流编码方法采用的策略是把整帧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解,然后再进一步区别编码。经二维小波分解所得的主视频帧是原视频帧的低频部分,而这部分由于较好地去除了高频细节信息的影响,能更好地反映出帧间的联系,此时采用高压缩比的视频编码算法能够得到更好的压缩效果。而分解所得的次视频帧,主要包含原视频帧的高频细节部分,但其和低频部分(即主视频帧)仍有比较大的相关性,所以基于主视频重建帧对次视频帧进行预测编码能够有效地减少信息量,然后再对残差进行比较粗糙的快速编码,能够在不如何损害视频图像视觉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数据压缩比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大讯通信息有限公司;中山大学;东莞市聚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大讯通信息有限公司;中山大学;东莞市聚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