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延迟链锁相环的零电压转换DC-DC功率管驱动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7552.9 | 申请日: | 201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1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田鑫;刘祥昕;皮常明;李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M1/08 | 分类号: | H02M1/08;H02M1/36;H03L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延迟 链锁 电压 转换 dc 功率管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率管驱动电路,主要应用于同步整流低压输出的降压型DC-DC转换器。
背景技术
同步整流降压DC-DC转换器因其高效率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同步整流降压DC-DC转换器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MP和MN分别是上拉管和下拉管,DN是MN的寄生体二极管,L是滤波电感,C是输出电容,IO是输出负载,VDD和VO分别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VPM和VNM分别是MP和MN的栅驱动信号,VSW是MP和MN的共漏端电压。为了避免MP和MN同时导通造成电源到地的短路,他们导通区域之间要插入一段延迟称为死区时间,而考虑到工艺偏差等原因,这段时间通常设定得较长,在10ns以上。当VPM关断而VNM尚未导通的时候,为了维持电感电流,VSW会逐渐下降,直至下降至-0.7V左右使体二极管DN导通直至MN导通如图2所示,tERROR是DN导通的时间,这段时间内电流在DN上会消耗较大的能量。如果在VSW降至0时MN恰好导通,就能够消除这部分多余的能耗,这就是实现了所谓的零电压转换,这时的死区时间就是优化死区时间。优化死区时间是根据输出负载实时变化的,因此需要一定的控制电路来实现。
延迟锁相环具有同步信号的能力,而且精度高,抗温漂,可以实现零电压转换。然而传统的延迟锁相环中的压控延迟链常使用比较器作为基本单元,而比较器消耗静态功耗,在低功耗方面存在弱点。伪电流控制反相器的压控延迟链结构只有动态功耗,但线性度较差,难以实现大范围变化的延迟。本发明使用伪电流控制反相器作为延迟锁相环的压控延迟链的基本单元,降低了延迟锁相环的功耗;同时采用双延迟链结构,解决了伪电流控制反相器的线性度差的问题,使延迟锁相环在各静态工作点下均有很快的锁定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以低功耗的延迟锁相环实现降压型DC-DC转换器的零电压转换的驱动电路,在满载到空载范围,都能实时调整死区时间,实现零电压转换,提升DC-DC转换器的效率。
本发明使用伪电流控制反相器为单元的压控延迟链1,由第一和第二压控延迟链构成的双压控延迟链结构2,和防止负死区时间的缓冲器3。
应用于DC-DC变换器栅驱动的双延迟链延迟锁相环的结构如图3所示。基于双延迟链延迟锁相环的零电压转换DC-DC功率管驱动电路包括鉴相器和电荷泵、夸导放大器、第一压控延迟链与第二压控延迟链、第一感应器与第二感应器、DC-DC转换器的上拉管MP和下拉管MN,以及启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