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鸣片测试分选机在审
申请号: | 201010135351.5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梁耀国;吴忻生;冯幸泉;谢广裕;江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耀国 |
主分类号: | B07C5/344 | 分类号: | B07C5/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060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鸣片 测试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测试装备制造领域,具体是指压电陶瓷蜂鸣片测试分选机。
背景技术
压电陶瓷蜂鸣片是由压电陶瓷片与金属基片如铜片贴合构成的发声元件,具有厚度 薄、重量轻、发音清晰、抗电磁干扰、低功耗等特点;由于其无触点,因而无噪音、可 靠性高。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声发声场合,如通信产品、工业仪器、家用电器以及报警器: 如电子钟表、汽车喇叭、音响、通讯、遥感、计算器、电子玩具等产品。
目前,压电陶瓷蜂鸣片生产过程中的测试分选工作,主要由人工进行操作,速度慢, 效率低。而且由于工人工作久了容易产生疲劳,以及人的责任心问题,分选时容易出现 差错,造成对产品的误判,即将不合格品判为合格品或者相反,将误判产品装配在整机 电子产品中时,极大地影响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甚至出现废次品的电子产品,严重时造 成重大质量事故。
据统计,一个较熟练的操作工在较好状态时测试分选蜂鸣片只能达到1500片/小时, 现有厂家生产的测试设备测试速度也只有3600片/小时,并且只能对Φ12-20mm的较大 尺寸蜂鸣片进行测试分选,还会产生一定的误判,规格越小误判率越高。现有测试设备 无法正常测试Φ12mm以下的小尺寸蜂鸣片,即测试速度低,误判率高,因此使用测试设 备对蜂鸣片进行测试分选的厂家非常少,极大地妨碍压电陶瓷蜂鸣片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申请人于2010年2月22日委托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对于《蜂鸣片测试分 选机》进行科技查新,查新报告编号:20101199,日期2010-2-26,所查询的数据库如下:
1、《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2、《国家科技成果库》;3、《中国专利》;4、《中文科技 期刊数据库》;5、《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6、《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
查新主题词:压电陶瓷蜂鸣片;测试分选机;料盒;U型料槽;垂立测试。
本申请人委托查询的创新点与查新要求如下:
1)采用双料盒交替切换的装片方式,使用气缸进行料盒切换,上料盒为单排多筒、 单面缺口放料的结构,易于人工进行更换料盒装片。
2)采用下部定位的U型料槽多片定位结构,料槽为两片长方体装夹在一起的结构方 式,蜂鸣片的定位孔为上部导向、下部对蜂鸣片底部和两侧限位的U型定位结构,该结 构实现了简单的多片蜂鸣片同时落料和精确定位的功能。
3)采用斜块导向排废料的方式,采用测试后合格品和废品同时落下,通过控制废品 工位气缸,推动斜块使废品通过斜块导向掉进废品仓,合格品则垂直掉进合格仓,实现 了排料时间更短,结构更简单,效果更好的功能。
4)采用蜂鸣片垂立测试的准确测试方式。
上述创新点与本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之内容基本相同。
经过查询,有五篇相关的文献:
[1]《物料分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王鹏达,硕士论文。本文研究了物 料分选机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指出分选机是一种利用光电技术分析识别 物料优劣,并利用压缩空气将劣质物料剔除的高科技设备,可有效改善物料的品质等级, 提高加工技术的自动化程度。
[2]《静态测频分选装置在压电陶瓷自动分选系统中的应用》,作者:徐华军,发表 在《通信与广播电视》2003年第二期。本文研究了静态测频分选装置在压电陶瓷自动分 选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发明专利“静态测频分选装置”及其在压电陶瓷自动分选系统 中的应用。
[3]《压电陶瓷片及器件的静态测频分选方法和装置》,发明人:徐华军等,专利号: 011271515,,其公开了压电陶瓷片及器件的静态测频分选方法和装置,是文献[2]的核心 技术,其机械结构简单,采用软件来进行整机的测试,采用光纤定位,定位准确。
[4]《连排式电子器件的测试分选方法和装置》,发明人:陈晓争等,专利号: 2005100387763,公开了一种连排式电子器件的测试分选方法和装置,采用多个光电传感 器和行程开关进行多点检测,定位准确,故障判断准确,识别率高。
[5]《一种测试分选机》,发明人:王建明等,专利号:2008200446120,公开了一种 测试分选机,其上料机构至少有两套相互并列的上料组件,测试分选机构设置在呈L形 的测试机座上,能够定位准确并高速度、高精度的测试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耀国,未经梁耀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