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震动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4723.2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南朗镇创建电子元件厂 |
主分类号: | H01H25/00 | 分类号: | H01H25/00;H01H5/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万翌春 |
地址: | 52845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震动 开关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震动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多向多控制讯号震动开关。
(二)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现有的震动开关的剖视图,包括金属壳体1、支座2、弹簧4、端子5和碰锤6。所述碰锤6固定在弹簧4的一端,当震动开关受外力影响时,碰锤6与壳体1触碰形成一导通回路。该震动开关只能作“导通/断开”单一的讯号输出。当震动开关受到不同大小、方向的外力冲击时,其弹簧的弹性变形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弹簧可能伸缩也可能弯曲晃动,现有震动开关无法对不同的外力产生相应的信号而加以区分。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多种信号而区分外力的震动开关。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区分外力大小或者方向的震动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震动开关,包括一壳体、一弹性元件和一支座,壳体是导电的并设有接线脚形成第一端子,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室,绝缘的支座设于容室的开口处,导电的弹性元件装设在容室中,弹性元件具有一与支座固定的固定端和一靠近容室最深处的活动端,支座上穿设有第二端子,第二端子与弹性元件固定端是导通的,在弹性元件受一外力影响而弹性变形时,弹性元件的活动端与壳体触碰而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形成一导通回路,其特征在于:容室内设有一导电的内筒体,内筒体具有一与支座固定的安装端和一靠近容室最深处的导接端,内筒体的安装端设有穿过支座向外伸出的接线脚而形成第三端子,内筒体空套在弹性元件外,壳体与内筒体之间设有空隙,在弹性元件受一外力影响而弯曲时,弹性元件与内筒体的导接端触碰而使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形成一导通回路。
由于内筒体可与弹性元件形成新的导通回路,可以发出新的控制信号,从而可对外力进行区分。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为区分外力的大小,可以作以下改进:
内筒体的导接端的轴向位置与弹性元件中段对应;
在弹性元件受一外力影响而弯曲且弯曲程度较小时,仅有弹性元件中段与内筒体的导接端触碰而使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形成一导通回路,而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是断开的;
在弹性元件受一外力影响而弯曲且弯曲程度较大时,弹性元件先以弹性元件中段与内筒体的导接端触碰而使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形成一导通回路,再以弹性元件的活动端与壳体触碰而使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形成同时导通。
为区分外力的方向,可以作以下改进:
内筒体的导接端的轴向位置与弹性元件的活动端对应;
在弹性元件受一外力影响而伸长时,弹性元件的活动端沿轴向与壳体触碰而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形成一导通回路;
在弹性元件受一外力影响而弯曲时,弹性元件的活动端与内筒体的导接端触碰而使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形成一导通回路。
有关弹性元件的改进是:弹性元件为一弹簧,弹簧的活动端较其它部分的直径大且簧距小。或者,弹性元件包括一弹簧和一碰锤,碰锤包括头部和柄部,碰锤的柄部塞入弹簧的一端而将碰锤固定在弹簧上,碰锤的头部作为弹性元件的活动端而触碰壳体或内筒体。
有关支座部分的改进有:支座包括环形壁和中心柱,中心柱设于支座中心,环形壁环绕中心柱,环形壁塞入壳体的开口,内筒体的安装端插入环形壁内腔并贴靠或靠近环形壁,弹性元件的固定端套在中心柱上并贴靠中心柱。或者,支座包括环形壁和中心套,中心套设于支座中心,环形壁环绕中心套,环形壁塞入壳体的开口,内筒体的安装端插入环形壁与中心套之间的间隙中,弹性元件的固定端插入中心套内。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制造容易,具有简单的识别功能,当所受外力不同,其发出的控制讯号也不同。本发明具有能识别摆动力度的大小及外来力的轻重或是向前冲动力而发出不同的信号输出,能判断摆动力度的轻、重能力的较佳开关,从而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电子数码产品、防盗产品、电子玩具、电子游戏机等行业中。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震动开关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座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座的立体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南朗镇创建电子元件厂,未经中山市南朗镇创建电子元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4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金属诱导的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面板按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