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黄土边坡植物护坡的客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4229.6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6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莺;张俊云;罗照新;李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E01C3/00;E02D17/20;C05G3/00;C05G3/04;C09K17/20;C09K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黄土 植物 护坡 客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护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半干旱地区黄土路堑 边坡和黄土路堤边坡植物防护的客土。
背景技术
边坡植物护坡技术是利用植物涵水、固土等原理稳定岩土边坡的同 时,美化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技术。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绿色通 道建设的要求,使得越来越多的植物护坡技术应用于铁路、公路、市政工 程的边坡防护,尤其是在气候条件较好的南方地区,液压喷播、三维植被 网、客土喷播、有机基材喷播等植被防护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良 好的效果。然而,在气候环境较恶劣的北方黄土地区,针对黄土路堑边坡 虽然也开展了多种植物护坡的试验,但应用效果较差,许多边坡植物在养 护期长势很好,但试验工程竣工验收后,在粗放管理的条件下很快就退化 消亡。
黄土边坡植物防护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气候恶劣。水分、气温、土壤,是植物生存的重要生态环境因 素,黄土高原属欧亚大陆东部温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 降水少,并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而蒸发强,干旱问题较普遍。
(2)边坡高陡,表层干旱缺水。黄土路堑边坡坡比多为1∶0.3~1∶0.5, 平台宽度3~8m,每级高度3~10m,由于平台和坡面的双面蒸发以及雨 水的流失,土壤严重干旱缺水。
(3)土质贫瘠,结构不良。边坡土质贫瘠,缺乏植物所需营养元素, “水是命,肥是劲”。高陡边坡区域全是外露的心土,土壤的养分极为缺乏, 再者,心土中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粒含量不足10%,保水保肥能力差, 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高陡边坡极易产生径流,不利雨水向土中入 渗保存。
因此,目前黄土路堑边坡的护坡仍以传统的浆砌片石、喷射混凝土等 圬工防护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黄土边坡植物护坡的客 土,该客土在半干旱黄土地区既具有满足边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理结 构,又具有良好的贮水性、保水性和保肥性,能提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 分和养分,而且具有一定胶结能力、借助工程措施能稳定附着于黄土坡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用于黄土边坡植 物护坡的客土,其特征是该客土按重量包括下列组分:砂质黄土800~900 份、土壤改良剂100~200份、保水剂1~2份、粘结剂0~1份、复合肥2~5 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能改善砂质黄土的结构,提供给边坡植物生 长所需的土壤环境,更重要的是有效地解决了北方半干旱黄土地区因水分 缺乏、保水困难造成的边坡难以进行植被防护的问题;主要采用废弃无用 的弃土,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施工简单,有利于降低护坡工程投资。
本发明适用于半干旱地区坡比不超过1∶0.75的黄土路堑边坡和黄土 路堤边坡的植物防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用于黄土边坡植物护坡的客土,按重量包括下列组分:砂质黄 土800~900份、土壤改良剂100~200份、保水剂1~2份、粘结剂0~1份、 复合肥2~5份。
砂质黄土是客土的主要材料,其作用是为植物生长提供土壤环境。砂 质黄土可在施工地就近取用或采用开挖黄土边坡的弃土,使用时宜风干、 过筛,筛孔宜小于1×1cm。同现有边坡植物防护的客土配比相比,不需 要大量的肥沃表土或农田土,取土容易,成本低廉。
土壤改良剂是指泥炭土、菌渣、厩肥中的至少一种。泥炭土可改善砂 质黄土的物理结构,同时具有一定的保水性能,分解后也能提供给边坡植 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泥炭土产自西昌,使用时宜风干、过筛,筛孔小于 1×1cm。菌渣是种植蘑菇后剩下的废料,性能同泥炭土相似。若客土用于 黄土路堤边坡,土壤改良剂可用厩肥,厩肥是家畜粪尿和垫料(秸秆、野 草、落叶、泥炭、泥土、锯末等)及饲料残渣混合积制而成的肥料,厩肥 既可以改善客土的物理结构,又能增加客土中微生物数量,增强客土的活 性,而且还可提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4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型材客车车身骨架闭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折腰式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