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以太网的射频拉远数据传输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2728.1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1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华;陈锴;马卫国;索伦诺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以太网 射频 数据传输 | ||
1.一种通过以太网在无线基站的无线设备RE与无线设备控制器REC之间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物理适配层将符合射频拉远协议的数据帧适配为适于所述以太网的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帧;以及
在所述以太网的物理层上发送所述适配的以太网数据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是10G以太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拉远协议包括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OBSAI,Ir中的一个。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包括:
对符合射频拉远协议的数据帧填充冗余字节,所述冗余字节包括以太网数据帧内的控制信息和以太网数据帧之间的控制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包括:
在以太网数据帧之间填充若干/A/列,/K/列或者/R/列,以便通过XAUI接口将以太网数据帧输出到以太网物理层,
其中/A/列、/K/列和/R/列分别是以太网协议中定义的对齐列、同步列和跳过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包括:
在以太网数据帧之间填充若干/I/列,以便通过XGMII接口将以太网数据帧输出到以太网物理层,
其中/I/列是以太网协议中定义的空闲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适配以太网物理层的参考时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配后的以太网物理层的参考时钟为153.6MHz。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还包括对射频拉远协议数据帧中存在的与以太网控制信息冲突的数据进行替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其他以太网控制信息标识替换位置。
11.一种通过以太网在无线基站的无线设备RE与无线设备控制器REC之间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以太网的物理层上接收按照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帧;以及
在物理适配层将所述以太网数据帧恢复为符合相应射频拉远协议的数据帧。
12.一种用于通过以太网在无线基站的无线设备RE与无线设备控制器REC之间发送数据的设备,包括:
物理适配层模块,其被配置为在物理适配层将符合射频拉远协议的数据帧适配为适于所述以太网的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帧;以及
物理层模块,其被配置为在所述以太网的物理层上发送所述适配的以太网数据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是10Gb以太网。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拉远协议包括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OBSAI,Ir中的一个。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适配层模块包括:
填充模块,其被配置为对符合射频拉远协议的数据帧填充冗余字节,所述冗余字节包括以太网数据帧内的控制信息和以太网数据帧之间的控制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模块被配置为在以太网数据帧之间填充若干/A/列,/K/列或者/R/列,并且通过XAUI接口将以太网数据帧输出到以太网物理层,
其中/A/列、/K/列和/R/列分别是以太网协议中定义的对齐列、同步列和跳过列。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模块在以太网数据帧之间填充若干/I/列,并且通过XGMII接口将以太网数据帧输出到以太网物理层,
其中/I/列是以太网协议中定义的空闲列。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适配以太网物理层的参考时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适配后的以太网物理层的参考时钟为153.6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27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