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刚构桥、斜拉桥0#块施工支架的预应力预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1893.5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魏天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2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构桥 斜拉桥 施工 支架 预应力 预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验承力构件承压能力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刚构桥、斜拉桥0#块施工支架的预应力预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刚构桥、斜拉桥0#块施工支架(包括主承力支架与分配梁)的预压均采用上部堆载施加荷载,实现对施工阶段支架体系的受力验证。但在该试验过程中所需装卸的材料量较大,造成施工成本的提高;且施工进度较慢;对场地的要求也较严格,即需要有专门的预压材料堆放场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对主承力支架进行承压验证的刚构桥、斜拉桥0#块施工支架的预应力预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刚构桥、斜拉桥0#块施工支架的预应力预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浇注承台以及支撑在承台上的桥墩;
b、将主承力支架固定设置在桥墩上,并将分配梁设置在主承力支架上;
c、采用施力装置施加向下的预压力在主承力支架与分配梁上,并利用承台作承力点使预压力的反向力作用在承台上;
d、卸除施加在主承力支架与分配梁上的预压力,对主承力支架与分配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检验。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b中将分配梁设置在主承力支架上后,在分配梁上方设置张拉传力支架,在张拉传力支架上连接传力连接件穿过主承力支架与分配梁;在步骤c中将施力装置连接传力连接件。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a中浇注承台时,在承台内预埋张拉锚固件;传力连接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张拉锚固件,使传力连接件顶端穿过主承力支架、分配梁与张拉传力支架并延伸至张拉传力支架上方;在步骤c中所述的施力装置为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缸座连接在张拉传力支架上,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连接在传力连接件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力连接件采用多根钢绞线组成,并沿主承力支架的中心对称布置,液压千斤顶施加的预压力沿主承力支架的中心对称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对0#块施工支架进行预应力预压,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过多的堆载材料进行受力验证,只需要采用作用在0#块施工支架上的施力装置即可;该方法不需要专门的预压材料堆放场地,大大简化了对0#块施工支架的试验条件,且可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也能保证质量和安全,特别对于桥墩高、施工场地狭小的项目更具优越性,适合对各种承压件的承压能力进行受力验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承台1、桥墩2、主承力支架3、分配梁4、张拉锚固件5、张拉传力支架6、传力连接件7、液压缸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刚构桥、斜拉桥0#块施工支架的预应力预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浇注承台1以及支撑在承台1上的桥墩2;为后续主承力支架3的搭设作前置基础。
b、将主承力支架3固定设置在桥墩2上,并将分配梁4设置在主承力支架3上;
c、采用施力装置施加向下的预压力在主承力支架3与分配梁4上,并利用承台1作承力点使预压力的反向力作用在承台1上;施力装置在对主承力支架3与分配梁4施加预压力时,可以将施力装置设置在主承力支架3与承台1之间对主承力支架3与分配梁4施加向下的预压力,也可以是将施力装置设置在分配梁4上方对主承力支架3与分配梁4施加向下的预压力,施力装置施加的预压力应与主承力支架3和分配梁4承受的应力相当,以得到主承力支架3和分配梁4在实际工作中的承压能力。而在施加预压力时,必须具有一个预压力的承力点承受反向作用力,才能使施力装置的预压力作用在主承力支架3与承台1上时形成平衡,因此,本发明将承台1作承力点使预压力的反向力作用在承台1上,这样,当施力装置施加向下的预压力时,必然具有一个反向的作用力作用在承台1上,使得充分利用刚构桥修筑时的结构,简化预压的试验条件。
d、卸除施加在主承力支架3与分配梁4上的预压力,对主承力支架3与分配梁4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检验。在步骤c中施加的预压力保持一段时间过后(一股为5~7天),即可卸除该施加的预压力,然后对主承力支架3与分配梁4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检验,若均合格,则可将主承力支架3与分配梁4用于刚构桥、斜拉桥上的0#块施工作业,若不合格,则做改进加强后重复上述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下道工序使用,避免带来后续施工的质量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1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水回灌调控装置
- 下一篇:分布式智能绳索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