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浪涌电压电连接器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0054.1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5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田蔚;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66;H01R13/46;H01R13/5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浪涌 压电 连接器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浪涌电压电连接器插座,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各类电子系统中,电连接器用于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当电子系统受到干扰时电气系统工作电压瞬时升高,其幅度会达到额定工作电压的几倍~几百倍,该干扰信号称为电压浪涌。产生电压浪涌的原因有:雷击、设备开关静电放电和线路故障。电压浪涌可能引起通信系统的数据失真和丢失,甚至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如果不对连接器进行浪涌电压的抑制,那么就会对整个电子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
目前普通连接器在壳体表面镀覆高导电率材料,当外界存在干扰时,干扰信号通过壳体表面流入地线,这样仅仅实现了电磁屏蔽。而当电连接器接触件上存在浪涌电压信号时,普通连接器是无法滤除该干扰信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浪涌电压电连接器插座,解决电连接器插座存在如外界雷击和浪涌电压通过接触件进入传输线内,影响内外环境中设备正常工作的问题。使该产品能用于雷击、设备开关、静电放电和线路故障环境下的系统之间的电路连接,具备防浪涌电压的能力。
本发明的防浪涌电压电连接器插座包括外壳、盖板、基座、插针,同时还设有接地板、瞬态抑制二极管、气体放电管和压敏电阻,所述插针焊接到印制板焊盘上,压敏电阻两端引脚均焊接到印制板上,瞬态抑制二极管、气体放电管一端接到印制板焊盘上,另一端通过簧圈与接地板实现弹性接触,接地板与外壳紧固连接并确保电接触,外壳与接地线相连。
通过两端灌密封胶使瞬态抑制二极管和气体放电管密封在插座内部。
当浪涌电压加在插针上时,由响应时间速度最快的瞬态抑制二极管首先动作。通过选择适当的电阻,在瞬态抑制二极管可能损坏之前,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使其在电阻上产生的压降加上在瞬态抑制二极管上的压降达到压敏电阻的击穿电压,这时压敏电阻开始放电。同样,随着放电电流进一步增加使其在电阻上的压降加上压敏电阻击穿电压达到气体放电管的动作电压,最终由气体放电管释放更大的浪涌电流。通过以上三级防护,不仅提高了浪涌电压的抑制时间,更可以提高浪涌电流的释放量。从而保护插座接触件所连接的电路不受浪涌电压的冲击而损坏。可有效的防止潮气、有害物质等侵入而使这元器件失效。
采用上述结构方案后,本发明的防浪涌电压电连接器插座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全面、抗干扰效果优良,性能稳定可靠,适用于电连接器需要高可靠防浪涌电压的应用场合,可满足新型设备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防浪涌电压电连接器插座主剖视图;
图2本发明的防浪涌电压电连接器插座的防浪涌电压电路原理图;
图中:1-盖板、2-垫片、3-螺钉、4-橡胶垫、5-螺钉、6-弹性垫圈、7-接地板、8-印制板、9-橡胶垫、10-螺钉、11-压圈、12-外壳、13-基座、14-密封胶、15-焊锡、16-瞬态抑制二极管、17-气体放电管、18-电阻、19-电阻、20压敏电阻、21-簧圈、22-垫片、23-密封胶、24-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发明的防浪涌电压电连接器插座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防浪涌电压电连接器插座包括盖板1、外壳12、基座13和插针24,同时还设有印制板8、瞬态抑制二极管16,气体放电管17,电阻18,电阻19和压敏电阻20,所述插针24焊接到印制板8焊盘上,电阻18、电阻19、压敏电阻20两端引脚均焊接到印制板上,瞬态抑制二极管16,气体放电管17一端接到印制板8焊盘上,另一端通过簧圈21与接地板7实现弹性接触,接地板7通过螺钉5和弹性垫圈6与外壳12紧固连接和电连续性接触,外壳12要与接地线相连。
接地板7与盖板1之间设有橡胶垫4,印制板与壳体12底板之间设有橡胶垫9。
上述元件电路图如图2所示,通过与印制板8焊接将瞬态抑制二极管16、气体放电管17和压敏电阻20两端分别与外壳12和插针24实现电连接,电阻18、19串接在瞬态抑制二极管16、气体放电管17和压敏电阻20之间。焊接前,印制板8通过螺钉10固定在接地板7上,避免瞬态抑制二极管16和气体放电管17直接受力。由于接地板7由大块金属板构成,采用焊接难以实现,因此瞬态抑制二极管16和气体放电管17同接地板接触采用簧圈21弹性接触实现,同时弹性接触更好的保护瞬态抑制二极管16和气体放电管17,提高了产品的抗振动性能。橡胶垫4实现接地板7与盖板1弹性接触,橡胶垫9实现印制板8和外壳12弹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