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杀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9662.0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生;王伟;王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东生 |
主分类号: | A01M17/00 | 分类号: | A01M17/00;A01B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杀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杀虫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土壤杀虫机的种类繁多、结构也各异。使用时,先旋耕土壤使其翻起或在土壤中打洞,然后将火焰喷嘴的喷火端插入所述土壤中,实施杀虫作业。每个火焰喷嘴与所述土壤为线接触,换言之,火焰喷嘴无法彻底地与所述土壤的每一处进行接触,故现有杀虫机的杀虫效果较差。有的杀虫机为了提高杀虫效果,不惜采用复杂结构、贵重材料,以至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虫效果较佳的土壤杀虫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杀虫机,它包括箱体、气管、设置在箱体上的若干火焰喷嘴,箱体的上下端敞口,气管的一端接气源,气管与若干火焰喷嘴的进气端连通,火焰喷嘴的喷火端处于箱体内,箱体上设置传动装置和至少一个土壤提升装置,每个土壤提升装置包括上下端敞口的输送筒、设置在输送筒内的绞龙,输送筒的上部开有与箱体相通的槽口,输送筒的下端固设横置的U形兜土板,兜土板的开口与槽口相远离,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绞龙轴的上部相接。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土壤杀虫机均简称为本杀虫机。
将本杀虫机与机动牵引装置(如农用小四轮机)连接,让兜土板插入土壤中一定深度,让传动装置与机动牵引装置的动力装置相连。
使用时,本杀虫机跟随机动牵引装置前行,传动装置将机动牵引装置的动力传递给绞龙轴,使得绞龙旋转,借助于兜土板的拢土作用,将土壤破碎并提升到输送筒的上部槽口处甩入箱体内,若干火焰喷嘴在箱体内喷出的火焰形成立体的杀虫火网,甩入箱体内的破碎土壤要自上而下地经过该火网,该火网与所述土壤的每一处为立体式接触,从而可彻底地杀灭所述土壤中的害虫。
因此,本杀虫机具有杀虫效果较佳的优点。
所述箱体上并排地设置结构相同的两个土壤提升装置,箱体内在两个输送筒的上部槽口之间处设置隔板,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绞龙轴的上部相接。隔板的设置,使得分别被提升到两个输送筒上部槽口处的土壤互不干涉。
所述箱体内对应于每个输送筒的上部槽口处分别设置若干分离板。分离板起到了对经输送筒的上部槽口处甩入箱体内的土壤进一步破碎的作用。
所述箱体上设置铰接座、挂接座。铰接座的设置,便于将本杀虫机与机动牵引装置中的升降油缸连接,从而对兜土板插入土壤中的深度进行控制;挂接座的设置,便于将本杀虫机与机动牵引装置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时自上而下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时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
参见图1-图5:
本杀虫机包括箱体1、气管2、设置在箱体1上的六个火焰喷嘴3,箱体1的上下端敞口,气管2的一端接气源(附图中省略所述的气源),气管2的另一端与处于箱体1的左侧板1a上的一个火焰喷嘴3的进气端连通,气管2的两端之间还与其余五个火焰喷嘴3的进气端连通,火焰喷嘴3的喷火端处于箱体1内。火焰喷嘴3为现有技术部分。
箱体1的前侧并排地设置结构相同的两个土壤提升装置,每个土壤提升装置包括上下端敞口的圆形输送筒4、设置在输送筒4内的绞龙5,输送筒4的上部开有与箱体1相通的槽口4a,输送筒4的下端固设横置的U形兜土板6,兜土板6的开口与槽口4a相远离。
箱体1上对应于两个输送筒4的上端处水平设置长方体状的安装盒1c。箱体1上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轴7、链轮7a、伞齿轮7b、第二轴8、伞齿轮8a、第三轴11、第四轴12、第五轴13及处于安装盒内的齿轮8b、过桥齿轮11a、齿轮5b、过桥齿轮12a、过桥齿轮13a、齿轮5b。
相互平行的两个绞龙轴5a的上端自下而上地穿出安装盒1c,两个齿轮5b分别固设在两个绞龙轴5a处于安装盒1c内的上部轴体上。
第一轴7可转动地水平担置在安装盒1c的顶面右侧远离输送筒4处,第一轴7的轴线延长线与两绞龙轴5a的轴线垂直相交,链轮7a固设在第一轴7的中段,通过链轮7a可与机动牵引装置的动力装置(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机动牵引装置及动力装置)相连,伞齿轮7b固设在第一轴7的左端且指向右侧的绞龙轴5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东生,未经吴东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