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装置、显示器及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8806.0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博瑛;萧孟佳;林苏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13/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陶海萍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装置 显示器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背光模块(Back Light Module),特别关于一种显示器的背光模块、显示器(Display)及光电装置(Optoelectronic Device)。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的光源位置大致分为「侧光式」及「直下式」两种设计,其中「侧光式」背光模块是将光源设置于导光板侧边的一入光面,再利用导光板控制光束的行进方向,以提供液晶面板均匀的光源。背光模块的光源通常使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条,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以阵列分布方式排列于一长条形的电路板上。
由于人眼对于色彩波长和亮度的敏感性,当发光二极管作为阵列观看时,其中没有分选过的发光二极管在发光时会产生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因此,每一批量产的发光二极管会经过LED分光分色机的筛选,以决定各个发光二极管的色度级区(Bin)。
先前是只有符合白光色度级区的这些发光二极管才可应用于背光模块的光源,因此,其余色度级区的发光二极管便无法被采用,而被迫移作为他用或予以舍弃;后来,为了降低发光二极管制造成本,进而降低背光模块的制造价格,业者会挑选位于色度级区(Bin)所呈现的发光色度相互补的发光二极管,并使其混合地设置于同一发光二极管灯条上,以混合出一预期的整体发光色度。
目前平面显示器的趋势朝向大尺寸与薄型平面显示器的方向发展。当制造小体积、大尺寸的平面液晶显示器时,需提供一大尺寸的平面光源的背光模块。因此,业界便将多个发光二极管灯条以短边相对的方式排列于导光板侧边的入光面,以便发光二极管阵列朝导光板的入光面发光。
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灯条的版次尚未统一的缘故,导光板侧边的任二相邻发光二极管灯条上,最相邻的发光二极管所混合的发光色度是呈现白偏黄或者是白偏蓝,使得导光板上呈现出光源混色不均的现象,进而降低背光模块的出光质量以及平面显示器的成像质量。
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背光模块,可有效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装置、显示器及背光模块,以便有效改善均光材的光均匀程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此背光模块包含一均光材及一发光模块。均光材至少一边具有一入光面。发光模块位于均光材的入光面,至少包含一第一电路基板、一第二电路基板及多个发光元件。第一电路基板及第二电路基板分别具一短边,第一电路基板的短边与第二电路基板的短边相互对应。发光元件分别设置于第一电路基板及第二电路基板上。这些发光元件中(1)位于第一电路基板与第二电路基板上且相互邻近的数个发光元件的发光色度、(2)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的其它发光元件经混合后的发光色度,以及(3)位于该第二电路基板上的其它发光元件经混合后的发光色度实质上相同。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此显示器包含有上述的背光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装置。此光电装置包含有上述的显示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可有效改善均光材的光均匀程度;本发明实施例光电装置的显示器提供均匀发光色度的出光质量以及平面显示器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发光二极管的分选色度级区图;
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器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发光元件于一实施例的一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3C为图3A的发光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3D为图3A的发光元件的又一实施例的一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3E为图3A的发光元件的又一实施例的一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背光模块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背光模块于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背光模块于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背光模块于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光电装置于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A-I:色度级区 520、521:第二电路基板
Q1、Q2:方向 530:发光元件
100、101:显示器 537:第三电路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8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户端IP配置方法
- 下一篇:冲床自动送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