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扎把机共用动力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5643.0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4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昌;李新刚;吴跃姣;吴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7/08 | 分类号: | B65B27/08;B65B1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用 动力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物品或材料的机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扎把机压钞及导带框分合、剪断及烫融共用动力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扎把机的工序大致如下:扎捆时先将叠齐的纸钞或票据放入导带框内,然后将捆扎带引入到合拢的导带框中制成腰圆圈,再将导带框中的移动框分开,同时压紧待捆扎的纸钞或票据,继之抽紧捆扎带完成对纸钞或票据的捆扎,随后将捆扎带压紧、剪断、融烫,完成纸钞或票据扎把的过程。其中,捆扎带走带机构、压钞机构、导带框的分合机构、捆扎带压紧、剪断及融烫机构均是不可缺少的机构。为使这些机构完成规定的动作,需提供动力源。若各个机构自配备动力源将导致机构庞大,动作延时,各机构动作的协调只能依赖电气元件的逻辑控制,这些电气元件一旦受干扰,整个捆扎工序将受影响,捆扎工序不仅时间长、耗能大、工效低,且整机重量重,维修保养工作量大。因此尽可能地将这些机构所需的动力源合并,是提高扎把机工作速度、减轻扎把机重量和外形尺寸的唯一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紧凑、简洁、合理的,将扎把机压钞及导带框分合机构及捆扎带压紧、剪断及融烫机构所需动力整合在一起的扎把机共用动力传动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扎把机共用动力传动机构,它包括扎把机机架,电动机及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小齿轮,压钞及导带框分合机构的滑板,捆钞扎紧压紧、剪断、融烫机构的扇形摆动架,其特殊之处在于,还有与小齿轮啮合的中空大齿轮,若干滚轮;所述中空大齿轮外缘中部设有凹槽,若干滚轮均布在中空大齿轮凹槽外缘,滚轮借助支板固定在机架上通过滚轮共同支承中空大齿轮,中空大齿轮内孔设有两个相距一定位置的凸台,两凸台在中空大齿轮前、背端面各自安装有滚轮;机架在安装中空大齿轮的位置上开有与中空大齿轮内孔相吻合的孔;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机架前侧,小齿轮安装在电动机输出轴穿过机架背侧的轴端,所述与小齿轮啮合的中空大齿轮背端面凸台上的滚轮镶嵌入安装在机架背侧的捆钞扎带压紧、剪断、烫融机构扇形摆动架的带有弧形槽孔内,所述中空大齿轮前端面凸台上的滚轮穿过机架与中空大齿轮内孔相吻合的孔镶嵌入安装在机架板前侧的压钞及导带框分合机构滑板的带有弧形长腰槽孔内。
所述捆钞扎带压紧、剪断、烫融机构扇形摆动架的带有弧形槽孔的中心线其弧线段与中空大齿轮背端面凸台上滚轮中心点公转轨迹重叠。
所述压钞及导带框分合机构滑板的带有弧形长腰槽孔中心线其弧线段与中空大齿轮前端面凸台上滚轮中心点公转轨迹重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提出的扎把机共用动力传动机构,通过对中空大齿轮外缘凹槽的支承,利用中空大齿轮内孔两个凸台前背端面安装的滚轮将电动机动力送至安装在机架两侧的压钞及导带框分合机构及捆扎带压紧、剪断及烫融机构,实现了扎把机压钞机构、导带框的分合机构及捆扎带压紧、剪断及烫融机构共用同一动力源的目的。将原先分割开的、各自为政的压钞、导带框分合及捆钞扎带压紧、剪断、烫融工序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本发明结构紧凑、简洁明了,证明无需设置多头动力源,也杜绝了因电气元件失灵而导致误动作的可能,由于机械结构保证动作可靠,降低了制作成本,且还有故障、返修率低,维修简便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机、小齿轮、中空大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空大齿轮前端面凸台上的滚轮镶嵌入机架前侧的压钞及导带框分合机构滑板的带有弧形长腰槽孔内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中空大齿轮背端面凸台上的滚轮镶嵌入机架背侧的捆钞扎带压紧、剪断、烫融机构扇形摆动架的带有弧形槽孔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