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田钻井液用双改性淀粉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5334.3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庄稼;汪建明;赵誉杰;白小东;郭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035 | 分类号: | C09K8/035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马新民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田 钻井 液用双 改性 淀粉 降滤失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油气田钻井用双改性淀粉降滤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降滤失剂为硅化的 羧甲基淀粉钠或硅化的羧甲基淀粉钾,所述硅化的羧甲基淀粉钠或硅化的羧甲基淀粉钾的 结构单元如下:
上述结构单元中,X为钠或钾。
2.一种油气田钻井用双改性淀粉降滤失剂,其特征在于由硅化的羧甲基淀粉钠或硅 化的羧甲基淀粉钾和羧甲基化的海藻酸钠组成,所述硅化的羧甲基淀粉钠或硅化的羧甲基 淀粉钾的结构单元如下:
上述结构单元中,X为钠或钾;
所述羧甲基化的海藻酸钠的结构单元如下:
所述硅化的羧甲基淀粉钠或硅化的羧甲基淀粉钾的质量百分数为95%~99%,羧甲基化 的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1%~5%。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油气田钻井用双改性淀粉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原料包括淀粉、无机硅酸盐、醇基分散剂、氯乙酸和碱,原料的配方如下:
无机硅酸盐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02~0.05∶1,醇基分散剂为4毫升~10毫升/克淀粉, 氯乙酸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5~1.2∶1,碱与氯乙酸的质量比为0.8~1.3∶1;
工艺如下:
将淀粉、无机硅酸盐和醇基分散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在常压、30℃~50℃下通过搅拌 使淀粉、无机硅酸盐均匀分散在醇基分散剂中,将碱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4克~0.6 克/毫升蒸馏水的碱液,然后在搅拌下将体积分数40%的碱液滴入上述淀粉、无机硅酸盐 和醇基分散剂形成的混合液中,碱液滴加完毕后,在搅拌下于常压、30℃~50℃进行第一 阶段反应,反应时间至少为50分钟;
第一阶段反应结束后,在常压、40℃~60℃下将氯乙酸溶液加入反应容器,然后在搅 拌下将体积分数60%的碱液滴入反应容器,碱液滴加完毕后,在搅拌下于常压、40℃~60 ℃进行第二阶段反应,反应时间至少为90分钟,所述氯乙酸溶液的溶剂与醇基分散剂相 同,氯乙酸与溶剂的配比为∶氯乙酸质量∶溶剂体积=0.7~1.4∶1,所述氯乙酸的质量单 位为克,所述溶剂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第二阶段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固液分离,所获固体物质即为权利要求1所述 油田钻井用双改性淀粉降滤失剂。
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油田钻井用双改性淀粉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 料包括淀粉、无机硅酸盐、醇基分散剂、海藻酸钠、氯乙酸和碱,原料的配方如下:
无机硅酸盐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02~0.05∶1,醇基分散剂为4毫升~10毫升/克淀粉, 海藻酸钠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01~0.05∶1,氯乙酸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5~1.2∶1,碱与 氯乙酸的质量比为0.8~1.3∶1;
工艺如下;
将淀粉、无机硅酸盐和醇基分散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在常压、30℃~50℃下通过搅拌 使淀粉、无机硅酸盐均匀分散在醇基分散剂中,将碱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4克~0.6 克/毫升蒸馏水的碱液,然后在搅拌下将体积分数40%的碱液滴入上述淀粉、无机硅酸盐 和醇基分散剂形成的混合液中,碱液滴加完毕后,在搅拌下于常压、30℃~50℃进行第一 阶段反应,反应时间至少为50分钟;
第一阶段反应结束后,在常压、40℃~60℃下将海藻酸钠和氯乙酸溶液加入反应容器, 然后在搅拌下将体积分数60%的碱液滴入反应容器,碱液滴加完毕后,在搅拌下于常压、 40℃~60℃进行第二阶段反应,反应时间至少为90分钟,所述氯乙酸溶液的溶剂与醇基 分散剂相同,氯乙酸与溶剂的配比为:氯乙酸质量∶溶剂体积=0.7~1.4∶1,所述氯乙酸 的质量单位为克,所述溶剂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第二阶段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固液分离,所获固体物质即为权利要求2所述 油气田钻井用双改性淀粉降滤失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油气田钻井用双改性淀粉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小麦淀粉、稻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油气田钻井用双改性淀粉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无机硅酸盐为水溶性硅酸钠、水溶性硅酸钾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3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胁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区域生态贮碳低排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