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3748.2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少民;刘娟红;王林;王小伦;杨文烈;杨柳;徐国强;卞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18/12 | 分类号: | C04B18/12;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矿物 掺合 料及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多采用粉煤灰,但现在能供应优质粉煤灰的电 厂较少,许多地区,混凝土用粉煤灰产量不足,特别是南方和西南地区粉煤灰产 量较低,价格较高,质量相对较差,这不仅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混凝 土的生产成本。石灰石粉是人工砂石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体废弃物,附加值 较低且污染环境,大量堆放占用土地。循环硫化床灰是一种较难利用的化肥厂煤 粉燃烧后产生的粉体废弃物,存在大量堆存问题,占用土地、耗费管理费用并污 染环境。如何合理利用石灰石粉和循环硫化床灰等这些废弃物已成为当前亟待解 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发挥石灰石粉需水量低的特点,克服循环硫化床灰需水 量较高的不足,降低矿物掺合料的需水量比;利用循环硫化床灰的表面特征来控 制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容易产生气泡的缺点。制备出工作性能良好的混凝土拌合 物。
一种利用循环硫化床灰复合石灰石粉生产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的 方法,选用砂石厂废料进行磨细加工后与循环硫化床灰以一定比例混合,降低水 泥用量,降低水胶比,降低单位体积用水量,有效改善其工作性能,使水化热降 低。其特征在于利用石灰石粉的减水效应结合循环硫化床灰,作为矿物掺合料掺 加,降低用水量与水胶比,使混凝土更加密实,从而提高其强度。
为生产出工作性能符合施工要求的混凝土,需要调整石灰石粉与循环硫化床 灰的复合比例,胶凝材料用量在每立方米360~500kg之间,矿物掺合料的替代水 泥量控制在30%~50%,其中石灰石粉可占矿物掺合料的70%~80%,循环硫化床 灰可占矿物掺合料的20%~30%。具体调整的原则是:混凝土水胶比越低,胶凝 材料用量越多,石灰石粉的比例就可以在上述规定范围内适当提高,依据是保证 混凝土拌和物较少产生气泡。
利用石灰石粉复合循环硫化床灰生产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材料要求:
1)石灰石粉:细度2~8微米、钙质石粉,需水量比低于95%
2)循环硫化床灰:细度控制比较宽,80微米筛筛余控制在25%以下,需水 量抵于125%即可。
3)水泥:P.O32.5和P.O42.5硅酸盐水泥
4)砂子:人工砂、细度模数为2.3~3.0
5)石子:粒径在5~20毫米的连续级配碎石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砂石厂废料石灰石粉和循环硫化床 灰,将其用于混凝土生产中,在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又发挥了各自的 特性,减少单方混凝土的用水量,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在保持混凝土工作性 的同时,降低水胶比,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节能环保 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生产成本,且保证混凝土新拌性能与硬化性能。而 且,利用石灰石粉复合循环硫化床灰制备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具有需水量比低, 具有基本与粉煤灰相当的活性效应。应用于中等强度混凝土中相对于二级粉煤灰 可以降低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应用于高强混凝土相对于各等级粉煤灰可以明 显降低拌合物粘度,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按照石灰石粉占矿物掺合料的70%~80%,循环硫化床灰占矿物掺合料的 20%~30%的比例范围生产石灰石复合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可以两种材料混合入 磨,也可以单独粉磨石灰石粉磨细至2~8微米,后再与循环硫化床复合,对效果 影响不大。
2.利用这样的复合矿物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的配合比与强度如下
表1混凝土配合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3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