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血小板聚集化合物的新型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22906.2 申请日: 2010-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1781311A 公开(公告)日: 2010-07-21
发明(设计)人: 刘登科;刘颖;刘默;刘冰妮;黄长江;穆帅;王平保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D495/04 分类号: C07D495/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193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血小板 聚集 化合物 新型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血小板聚集化合物的新型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中风、肺栓塞等心、脑、肺循环疾患,威 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也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以及介入性血管成形术 后再闭塞的因素。虽然近年来开展的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甚至手术治疗使急性 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心脑血管病致残率毕竟高达30%。因此预防和治 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开发成为近年来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导致血栓形成的因素 很多,如血小板在损伤的血管壁表面上的粘附和聚集、血流瘀滞、凝血因子的 激活促使凝血酶的形成、溶酶活性低下等,都能促使血栓形成。在这些因素中 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必需物质,故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血栓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磷酸腺苷(ADP)是血小板激活、聚集效应放大的重要激 动剂,通过阻断ADP受体来抑制血小板作用已经成为阻止病理性血栓形成(冠心 病、脑血管病、肺栓塞、血栓静脉炎等)及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周围 血管疾病、充血性心衰等的重要手段。

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一线的ADP受体抑制剂类抗血小板药,由于其为碱性 极弱的油状物,需与强酸才能成盐。遇湿气不稳定,又会使游离碱析出,纯化 有一定的困难。且由于其强酸性,在制剂方面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专利 ZL200510016205.X提供了一种新的ADP受体阻滞剂类抗血小板化合物I,在具 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的同时,相较于氯吡格雷具有更加优越的理化性质。因为其 游离碱本身即为固体,其盐的稳定性也较好,易于纯化和制剂。

化学结构:

其中R为甲基或乙基。

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名为:

(S)-α,α-[2-氯苯基-2-(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5- 基)]-N′-[(二甲基)甲叉基]乙酰肼(当R为甲基);

(S)-α,α-[2-氯苯基-2-(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5- 基)]-N′-[(二乙基)甲叉基]乙酰肼(当R为乙基)。

专利ZL200510016205.X中记载的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如下:

在装有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反应瓶中,加入氯吡格雷38g、无水乙醇 30mL,搅拌下缓慢加热,使反应原料溶解,加入45.6g水合肼(80%),继续 加热至回流,保温反应4小时,(板层显示反应完全)。然后减压蒸尽溶媒,蒸 毕,向残余物中加入50mL蒸馏水和30mL二氯甲烷,充分搅拌,分出有机层, 水层用3×30mL二氯甲烷提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充分干燥。减压蒸 尽二氯甲烷,得白色固体23.4g。(HPLC:97.16),m.p.139.0~139.3℃。

在装有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反应瓶中,加入酰肼物4g、无水甲醇40mL, 开动搅拌,加热使其溶解。继续加热至40℃,滴加0.79g丙酮,加毕,保温反 应3小时(板层显示反应完全)。停止反应,冷却,有固体生成。过滤,无水甲 醇3×2mL洗涤,干燥,得固体产物(HPLC:99.8%)。m.p.169.1~170.8℃, Rf=0.3[单点,展开剂: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化合物I的新方法,其目的在 于克服原有合成方法的缺点,简化操作步骤,缩短生产周期,最终降低生产成 本。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S-(+)-2-(2-Chlorophenyl)-2-(4,5,6,7-tetrahydrothieno[3,2-c]pyrid  ine-5-y1)acetic acid methyl ester(氯吡格雷),可按文献EP465358; EP342118;EP420706;US4847265;J Org Chem,1968,33(6):2565-2566方法制 备,产物的IR,1H NMR,13C NMR,MS,元素分析值,旋光与对照品一致。

氯吡格雷的水解反应收率极高,水解产物2-(2-氯苯基)-2-(4,5,6,7-四氢 噻吩并[3,2-c]吡啶-5-基)乙酸(II)与氯甲酸乙酯、水合肼和丙酮或3-戊酮 “一锅烩”的方法合成化合物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药物研究院,未经天津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2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