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2346.0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邢毅栋;邢建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毅栋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B03C3/7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静电效应从气体中分离弥散颗粒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 种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金、电力等行业等的生产过程中,对所产生的粉尘气体一般是 使用电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这类电除尘器一般是在机壳中设置有从进口到出 口顺序排列的若干静电场,每个静电场由若干并行排列的除尘电极板组成,在 两个相邻的静电场之间设有廊道。粉尘气体在通过电除尘器时,其中的粉尘颗 粒被吸尘电极板吸附,从而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除尘电极板上 吸附的粉尘颗粒会逐步增多,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进行清灰处理,否 则会严重影响到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目前在电除尘器中采用的清灰方式包括有机械振打式和低频声波清理式 等,这类清灰方式在其清灰过程中都会有比较严重的扬尘现象发生,特别是使 用低频声波清灰时的扬尘现象尤为严重,造成清灰时气体排放超标,产生二次 污染。这是目前各种电除尘器在线清灰过程中所存在的、还不能加以有效克服 的一个现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在线清灰并可抑制二次扬尘的电除尘器,以 有效地克服在线清灰所导致的排放超标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除尘器,在机壳中设置有从进口到出口顺序 排列的若干静电场,每个静电场由若干并行排列的除尘电极板组成,两相邻静 电场之间设有廊道,所述静电场中有至少一个静电场的两侧的顶部分别安装有 对所在静电场内的除尘电极板进行分区隔离的电动卷帘机构。
本发明电除尘器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进行清灰处理时,利用电动卷帘机构 对电除尘器中各静电场的工作空间进行动态的分区隔离,即利用设置在某一静 电场两侧的一组电动卷帘机构,对所在静电场中的一部分除尘电极板进行下放 吊帘式的分区封闭隔离,在该隔离区域内的清灰装置进行清灰工作后,上收吊 帘,消除该区域的封闭隔离状态,同时再由另一组电动卷帘机构对所在静电场 的另一部分部分除尘电极板进行分区封闭隔离,在清灰后消除封闭隔离状态。 如此进行逐一分区的封闭隔离和清灰,待电除尘器中的全部设定分隔区域都循 环一遍之后,本次清灰工作即告结束。
本发明电除尘器,利用电动卷帘机构控制吊帘形成局部封闭的隔离空间。 在隔离空间的内部,气体不流动,清落的粉尘只能大量降落下来(少量的细粉 尘可能会被除尘电极板再次吸附),而不会随气流漂浮到后续的静电场或被直 接吸入烟囱排出;在隔离空间的外部,由于还有隔离空间所在静电场的其他除 尘电极板以及其他静电场中的全部除尘电极板都处于正常的敞开工作状态,没 有被封闭隔离,因此,整个电除尘器还是保持在气流畅通和处于有效除尘的状 态下,即工作系统所产生的烟气等工业废气依然可以在电除尘器内部没有被隔 离的其他区域内正常地通行和被除尘,而在某个封闭隔离区域内的清灰操作是 独立进行的。由此既保证了整个工作系统的工作连续性,又实现了电除尘器清 灰操作的实时性和及时性。由此实现了电除尘器的在线清灰,并有效地消除了 清灰时烟尘排放超标所造成的二次污染。本发明的关键就在于此。
本发明设在所述静电场每侧的所述电动卷帘机构有至少两个,头尾邻接, 成列设置,其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电除尘器的机壳的两侧壁板相接。由此确保 分区隔离的实现。
所述电动卷帘机构是由卷筒支座支撑连接卷筒,在卷筒上卷绕有布帘,电 机减速机构与卷筒的卷轴相接,卷筒支座固定在所述电除尘器的机壳顶部。这 样对通过电除尘器内部的烟气气流基本无阻挡和不利影响。
所述布帘的展开长度至少为所述电除尘器的机壳的内部高度,这样才可以 将封闭隔离区域内的除尘电极板全部从顶部到底部都封闭隔离起来。
本发明电除尘器中所用的清灰装置既可以是低频声波清灰装置或机械振打 清灰装置,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清灰装置。
本发明电除尘器充分利用电除尘器内已有的结构和布局,占用电除尘器内 部的空间体积分散,并且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实现了无二次扬尘的在线清灰, 提高了环保效果和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动卷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毅栋,未经邢毅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2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