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管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0613.0 | 申请日: | 201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牟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F26B5/00;F26B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管清洗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工业用、医药、食品等行业PFA、PP 输送配管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输送管道或配管由于各种原因,经常需要清洗。目前,在电子工业领域已知的PFA、PP、 PU、PVC管道清洗法有物理清洗法、化学清洗法。
物理清洗法主要是向管道内压入树脂子弹,并需冲压入大量水的方法进行清洗,该方法 对管道及子弹的强度、材质等都有较高的要求:1.管道耐受压力要高;2.管道弯头不能太多 等。
化学清洗法主要是向管道内注入化学药剂,以对管道附着物进行中和降解。
比如专利号为:93115125.2,专利名称为:管道的化学清洗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以 下内容:一种管道的化学清洗方法,通过泵将化学清洗液注入被清洗的管道中,使化学清洗 液在被清洗的管道内流动,并与被清洗的管道内壁的垢发生化学反应;在清洗液进入被清洗 的管道内之前,将加压后的清洗液变为水浪式涌动的清洗液流,而后再进入被清洗管道;进 入被清洗管道内的清洗液正向或逆向交替变换方向流动。
又如图1中所示的设备的输送浆料配管的清洗,包括球阀1、SUS弯管2、连接紧固件3、 活塞泵4、过滤器5、及输送浆料配管7。现有技术对于与输送浆料配管7的清洗,采用的是 无水乙醇少量在管道内来回移动清洗的方法。
然而,诸如此类的化学清洗法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和水,并且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 坏。
在电子工业生产中,对大型、直径较粗底管道常用上述底物理清洗法和化学清洗法。而 对于内径在10mm-30mm的,长度在2.0m左右的配管的清洗,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且经济 实惠的方法。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有效清洗内径在10mm-30mm的,长度在2.0m左右的配管 的方法,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配管清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管清洗方法,包括:步骤A、通水清洗、在待清 洗的配管一侧注入水,并使得水从配管另一侧流出,通水清洗的时间至少30分钟;步骤B、 压缩空气干燥、向所述配管内注入压缩空气,以使所输配管内形成流速高于10m/s的空气气 流,压缩空气干燥的时间至少30分钟;步骤C、真空干燥、排出所述配管内的气体,使得配 管内的气压在-0.1至0.2MPa之间,真空干燥时间至少60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步骤A中,在所述待清洗的配管一侧连接一钢丝增强塑料 管后,再通过所述钢丝增强塑料管向所述配管注入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通水清洗的时间为30-50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在步骤A之后,步骤B之前,还包括倾倒所述配馆内的水 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步骤B中,通过所述钢丝增强塑料管将空气过滤器与所述 配管的一侧连接,注入所述配管内的压缩空气被所述空气过滤器过滤,在步骤B完成后,再 卸除所述空气过滤器及所述钢丝增强塑料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压缩空气干燥的时间为30-50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压缩空气的气压为0.4-0.6MPa。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步骤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C1、确认真空泵运转正确;
步骤C2、确认真空泵所能达到的真空度符合要求;步骤C3、在所述配管两侧分别安装第 一真空表及第二真空表,所述第一真空表连接所述真空泵,所述第二真空表连接一微调开闭 机构;步骤C4、打开微调开闭机构的阀门,直至第一真空表及第二真空表的值相等,且位于 -0.1至0.2MPa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为60-9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利用较少的物力投入,干净、快速地清洗有微量附着物的 管道,并且对管道无损伤,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浆料输送系统。
图2为配管清洗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通水清洗步骤中配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压缩空气干燥步骤中配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真空干燥步骤中配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箍筋机上的弯曲装置
- 下一篇:将高铁铝土矿中铝和铁相分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