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木香油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8994.9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元;徐开华;邹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江华利生物开发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4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香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木香油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云木香别名木香、广木香,为菊科植物云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根,有健胃消胀、调气解郁、止痛安胎作用。具有行气化滞、疏肝、健 胃,治一切气痛、停食积聚、胸满腹胀、呕吐泻痢等功效,收载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1、42页。云木香中的木香油含有近二十多 中烯烃、内酯、醇和二十多种氨基酸,是食品、药品、高级化装品中 广泛使用的纯天然香料。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占木香油中的 85%--93%;a-木香醇占木香油的0.1%-0.7%;β-紫罗兰酮占木香油 的0.02%--0.05%,这些成分是决定木香油药用疗效和特殊香味、香气 的关键,这些组分又具有高温氧化变性的特性,提取过程时间长、温 度高是影响木香油品质的关键因素,原料在提取设备中的疏密性和提 取过程油水分离时间和温度是影响提取率的因素。目前一般采用常温 水蒸汽汽化提取木香油,因粗粉原料的干湿、质地(硬脆)、粉碎设 备等因素影响使粗粉颗粒(10目及以上)含细粉比例(20目以下约 占10%)的不一致,相同的蒸馏条件使木香油提取不完全;生产上只 能实现85%左右的理论量提取,提取不完全;常压水蒸汽蒸馏提取时 间在7小时,时间长,提取温度在95--110℃,温度高,木香油容易 挥发损失;木香油中木香内酯(costuslactone)、二氢木香内酯 (dihydrocostuslactone)、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 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二氢木香烃内酯(dihydrocostunolide)、 12-甲氧基二氢木香烃内酯(12-methoxydihydrocostunolide)及12- 甲氧基二氢木香内酯(12-methoxy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 β-榄香烯(β-elem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葎草烯 (humulene)、雪松烯(cedrene)、β-紫罗兰酮(β-ionone)、雪松醇 (cedrol)、a-木香醇(a-costol)等几个成分长时间高温容易分解成 有机酸,造成木香油提取率降低和品质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云木香油提取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云木香 油高提取率和高品质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包括原料准备、提取、粗馏、精馏:
1、原料准备:将鲜云木香切去芦头,冲洗泥土,切成1-1.5mm薄 片后滤水;
2、提取:每100Kg滤水后的云木香薄片加300-400L蒸馏水,在 -0.06--0.07MPa压力和45-60℃的温度下提取4.5-5小时,木香 油在提取过程中分离,收集;
3、粗馏:提取的木香油静置24-48小时进行油、水、杂质分离, 上层木香油在-0.05--0.06MPa压力和50-60℃的温度下粗馏;
4、精馏:粗馏木香油静置24-48小时进行油、水、杂质分离, 上层木香油在-0.05--0.06MPa压力和50-60℃的温度下精馏,精馏 出的木香油在18℃下存储48时间,抽上层木香油即为木香精油。
本发明的优点:
1、原料处理的不同,本工艺不用干粉颗粒而用鲜薄片,减少了 干燥和粉碎环节,减少了细颗粒的产生;木香油易挥发,减少干燥和 自然凉晒降低了木香油自然挥发而提高了收率;
2、在木香油蒸馏提取和提纯分离过程中采用真空蒸馏,降低了 蒸馏温度,减少了有效成分的热分解;
3、改变木香油在蒸馏中的分离方式,采用一边蒸馏提取一边分 离木香油,减少了木香油的加热时间。
本发明和常规提取方法的木香油成品比较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江华利生物开发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丽江华利生物开发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89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芦丁水解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水溶性荧光碳纳米粒子的热解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