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滑式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8448.5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孟龙 |
主分类号: | A43B13/26 | 分类号: | A43B1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光滑地面上的防滑式鞋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楼堂场馆采用较好平整度的材料作为地板,例如,大理石、陶瓷地板砖等。由于该材料铺设的地面平整性较好,摩擦系数小,普通的鞋在该地板上行走时,容易滑倒,因此出现了防滑鞋。
现有技术中的防滑鞋一般通过在鞋底上设置多个纵横交错的槽,从而鞋底端面形成多个较小的凸起,该凸起的端面多数为平面。虽然这种鞋可以起到防滑作用,但是防滑效果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滑式鞋底,该防滑式鞋底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滑式鞋底,该防滑式鞋底包括鞋底和设在该鞋底上的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为具有弹性的柱状体,该凸起的端面中间位置设有一空腔,该空腔壁呈弧面或斜面。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端面设有至少一导槽,且该导槽分别与所述空腔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凸起与鞋底的连接位置周围设有槽。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剖面呈梯形,所述梯形上底边与所述鞋底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外侧与所述鞋底形成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值为60°至90°之间。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端面呈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本发明防滑式鞋底,该防滑式鞋底包括鞋底和设在所述鞋底上的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为具有弹性的柱状体,该端面中间位置设有一空腔,该空腔壁呈弧面或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所述鞋底受力时,设有空腔的凸起立即向下变短,并向外形变,使其端面与地面产生支架性和吸盘性的吸附力,使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而且,在有水或油的光滑地面使用所述防滑鞋底时,一方面变形的凸起使得水或油迅速从相邻的凸起之间的间隙中排出,另一方面凸起端面设置的导槽可以将水或油从空腔内引导至凸起外侧,进一步提高了防滑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滑式鞋底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凸起实施例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凸起沿A-A′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防滑式鞋底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凸起实施例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凸起实施例沿B-B′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防滑式鞋底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又一凸起实施例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凸起实施例沿C-C′方向剖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防滑式鞋底实施例。
所述防滑式鞋底包括鞋底1和设在该鞋底1上的若干个凸起2。所述凸起2为具有弹性的柱状体。所述凸起2的端面23中间位置设有一空腔22,该空腔22的腔壁呈弧面或斜面。该空腔22不但使得凸起2更容易发生弹性形变,而且使得凸起2可以与光滑地面产生支架性和吸盘性的吸附力,加强了鞋底的防滑效果。
上述呈弧面或斜面的空腔22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所述腔壁22的边缘与所述端面23的外边缘重合,或与所述端面23的外边缘有一定距离。
上述凸起2的剖面呈梯形,且所述凸起2的上底边与所述鞋底1连接。所述凸起2的外侧与所述鞋底1形成一夹角a,且该夹角a的角度为60°至90°之间。
由于所述凸起2的剖面呈梯形,且所述凸起2与所述鞋底1连接位置的面积小于凸起2的端面23的面积,所以在所述鞋底1受力时,凸起2发生形变而变短,使得凸起2与地面的接触面增大,从而增加了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而且,各凸起2之间形成间隙,使得在有水或油的光滑地面行走时,所述鞋底1上的凸起2受人身重力而发生形变,使得水或油迅速从相邻的凸起2之间的间隙中排出,进一步提高了防滑效果。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提出另一结构,所述凸起2的端面23可以均匀设有至少一导槽21,所述导槽21的一端分别与上述空腔22相互连通。
在有少量的水或油的光滑地面使用所述防滑式鞋底时,一方面由所述导槽21将少量的水或油从所述空腔22内引导至所述凸起2外侧,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系数,提高鞋底的防滑能力。另一方面所述凸起2受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在所述端面23上三个不同方向上产生大小相同的作用力,使所述凸起2在三个方向的作用力相互支撑;同时所述空腔22与地面产生支架性和吸盘性的吸附力,使所述鞋底1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鞋底防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孟龙,未经杨孟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84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信息监测装置以及警报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由单台电机驱动的双波峰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