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除磷潜流人工湿地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8110.X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1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吴海明;张成禄;范金林;李聪;张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1/28;C02F1/52;C02F3/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潜流 人工 湿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处理高磷污水的强化除磷潜流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和农业污水处理及其它领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工艺设备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景观效应、系统配置可塑性强等优点,近年来,人工湿地用于处理污水,越来越多被重视和采纳,所处理污水的种类也日益多样化。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根据水体流态可以分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两种主要类型。表面流湿地造价较低,但水力负荷低,对污水处理效果较差,卫生条件差,容易滋生蚊蝇;潜流湿地的保湿性好,对COD、氨氮等去除效果好,受季节影响小,但也存在易堵塞、氮磷去除负荷低等的缺点。
人工湿地填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填料不仅通过沉淀、过滤、吸附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而且还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存的介质,对人工湿地净化水质的效果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沸石、砾石、石灰石、煤灰渣、砂砾,及土壤等潜流人工湿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和填料的不足,提供一种挂膜性能好、不易堵塞、处理氮磷效果好的潜流人工湿地。
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强化除磷潜流人工湿地,包括有床体、混合填料层、混合土层、进水穿孔板、出水穿孔板、布水槽、集水池和湿地植物,在床体前端的进水穿孔板与床体之间设有布水槽,布水槽内填充砾石,在床体末端设有出水穿孔板,出水穿孔板与集水池连通,床体90%设于地下,床体采用防渗材料。床体分三层,最下层为赤铁矿和石灰石混合填料,粒径为3~5cm中层为水渣和石灰石混合填料,粒径为1~2cm;最上层为瓦斯灰和田园土混合土层,土层厚度为15~20cm。赤铁矿和石灰石混合填料比例为4∶6,水渣和石灰石混合填料比例为3∶7,瓦斯灰和田园土混合土层比例为3∶7。
湿地床体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1,床体大约90%设于地下,床壁采取防渗措施。在床体前端设置的布水槽内填充粒径为2~3cm砾石,进水穿孔板的上端设有进水孔,出水穿孔板的下端设有出水孔,地表种植有挺水植物如芦苇、大叶荻、水枝锦和菰草等。
本发明所用的填料赤铁矿,其化学成分为Fe2O3;水渣和瓦斯灰为冶金工业固体废物,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根高的表面活性,而且含有大量的铁氧化物;对废水中污染物,尤其是磷具有很好的吸附沉淀效果。
本系统工作时,污水首先由布水槽,经进水穿孔板流入湿地系统中的混合土层和混合填料层,混合填料通过化学沉淀、吸附、闭蓄作用,提高磷的去除效果。污水自上而下漫过系统各层基质,使之依次处于缺氧状态,为相应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氮、磷等污染物进一步被吸附降解。水生植物的根部贯穿于土层、填料层,根区富集了大量的微生物;同时,水生植物可吸收氮、磷作为自身营养物质,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经出水穿孔板进入集水池,排出床体。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混合填料层使用废弃赤铁矿、水渣及瓦斯灰,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系统大部位于地下,运行受季节影响小;该处理工艺简单实用,不易堵塞,水力负荷高,氮磷处理效果好,性能稳定;并且具有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发明潜流人工湿地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湿地植物,2为布水槽,3为进水穿孔板,4为赤铁矿和石灰石混合填料层,5为床体,6为出水穿孔板,7为集水池,8为水渣和石灰石混合填料层,9为瓦斯灰和田园土混合土层,10为砾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床体5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1,床体5大约90%埋于地下。床体用防渗材料做防渗处理。在床体5的前端设布水槽2,布水槽2内填充砾石10,粒径为2~3cm,污水沿着布水槽2中砾石10缓慢通过进水穿孔板3进入水渣和石灰石混合填料层8,水渣和石灰石混合比例为3∶7,粒径为1~2cm,厚度为30~40cm;污水继续向上浸润瓦斯灰和田园土混合土层9,瓦斯灰和田园土混合土层9比例为3∶7,厚度为15~20cm,向下进入赤铁矿和石灰石混合填料层4,赤铁矿和石灰石混合比例为4∶6,粒径为3~5cm,厚度为40~60cm;污水最终通过出水穿孔板6流入集水池7排出湿地系统。混合土层9上种植湿地植物1。
本系统处理高氮磷污水,在50~60cm/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对氨氮、COD、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95%、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8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