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媒体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6573.2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5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媒体 处理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媒体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基于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的多媒体流业务通信网络,它被认为是支持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媒体流及其组合业务,实现多种网络(例如移动与固定网络,PS与CS网络等)融合的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
在IMS网络中,当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在进行通话时,本端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体流在不同的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上传输,例如语音媒体流在固定电话上传输,数据媒体流在电脑上传输;并且,本端用户可以有多个UE同时对这些媒体流进行控制。
本端用户的每个UE与业务集中和会话连续性应用服务器(SCC AS,Service Centralization&Continuity Application Server)有一个会话,多个终端与SCC AS间的多个会话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联合会话。
具有联合会话的控制权的UE称为控制端UE(Controller UE),控制端UE可以对联合会话中的所有媒体流进行控制,这里的控制包括对联合会话内的任何媒体流进行转移,删除,增加,进行补充业务操作等。
在现有技术中,当联合会话内同时存在多个控制端UE时,各控制端UE在联合会话内的地位是相同的,都可以控制联合会话内的任何媒体。并且按照先到先处理的原则进行操作。
现有技术中一种媒体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假设UE1和UE2均为联合会话中的控制端UE,当对端用户通过re-Invite消息发起媒体增加的请求时,SCC AS通过re-Invite消息同时向UE1以及UE2发起媒体增加请求;
如果UE1对该媒体增加的请求的处理消息先于UE2的处理消息到达SCCAS,例如,UE1发出将媒体转移(transfer)到UE2的请求;
由于UE1的处理消息先到达SCC AS,则SCC AS向UE2发出取消请求,可以为:SCC AS向UE2发送Cancel消息。如果UE2已通过refer发出将媒体转移给其他UE的请求,则SCC AS需要通过4xx消息拒绝该refer消息。如果UE2已发出200OK确认消息,则SCC AS首先向UE2回复ACK消息,再向UE2发送删除媒体的请求消息。
当SCC AS向UE2发出取消请求之后,SCC AS再次向UE2发送媒体增加请求,以请求UE2增加媒体,UE2则根据该媒体增加请求执行后续操作。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过程中,若UE1的处理消息首先到达SCC AS,且UE1请求将媒体转移至UE2,则UE2至少会收到一个取消请求以及两个内容完全相同的媒体增加请求,这样会增加网络数据传输的负担,影响系统性能;
其次,对于UE2来说,UE2在第一次接收到SCC AS发送的媒体增加请求之后可能就已经进行了处理操作,例如接受该媒体增加请求或拒绝该媒体增加,但是由于UE2的处理消息后到达SCC AS,因此UE2的本次操作会被认为无效,并且还需要再次进行一遍相同的处理,即对相同的操作处理两次,增加了操作时长,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并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媒体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媒体处理请求;向各控制端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第一媒体处理请求,所述各控制端UE至少包括第一控制端UE以及第二控制端UE;接收第一控制端UE针对所述第一媒体处理请求反馈的第二媒体处理请求,所述第二媒体处理请求指示媒体在第二控制端UE中进行传输;若接收第二控制端UE针对第一媒体处理请求反馈的第三媒体处理请求,当所述第二控制端UE同意在自身传输所述媒体时,向所述第一控制端UE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指示媒体处理成功,当所述第二控制端UE不同意在自身传输所述媒体时,向所述第一控制端UE发送第二通知消息以指示媒体处理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6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物联网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 下一篇:分布式多层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