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2403.7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0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彰;中村真衣;无笹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21/02 | 分类号: | H01T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a)准备主体金属壳体的工序,该主体金属壳体包括: 插入孔,其沿轴线方向贯通上述主体金属壳体;压边紧固预定 部,其位于上述插入孔上端;壳体侧台阶部,其沿上述插入孔 的下端部分的内周向内侧突出且内径小于上述插入孔;压缩变 形预定部,其用于形成上述压边紧固预定部与上述壳体侧台阶 部之间的上述插入孔的内周壁的一部分;
(b)准备绝缘体的工序,该绝缘体包括:第1圆筒部,其 为在轴线方向的上端露出端子壳体的大致圆筒形状;第2圆筒 部,其为在轴线方向的下端露出中心电极的大致圆筒形状;绝 缘体侧台阶部,其形成在上述第1圆筒部下端与上述第2圆筒部 上端之间;
(c)将上述绝缘体插入到上述主体金属壳体的上述插入孔 中的工序;
(d)将上述主体金属壳体的压边紧固预定部成形为压边 紧固部的工序;
(e)沿轴线方向对上述主体金属壳体的比上述压缩变形预 定部靠下侧的部分、和上述主体金属壳体的上述压边紧固部进 行冲压从而使上述主体金属壳体的上述压缩变形预定部压缩变 形,进而将上述壳体侧台阶部与上述绝缘体侧台阶部之间密封 起来的工序;
上述(e)工序将从上述压缩变形开始时到结束时的上述冲 压操作的压入量控制为规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用与上述(e)工序中的冲压模不同的冲压模进行冲压成 形,从而进行上述(d)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一边加热上述压缩变形预定部一边执行上述(e)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一边加热上述压缩变形预定部一边执行上述(e)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 法,其中,
上述(e)工序包括下述工序:
(e 1)在开始使上述压缩变形预定部压缩变形之前、在利 用上述冲压模对上述主体金属壳体施加了第1压力的状态下测 量上述冲压操作中的下模与上模的相对位置的工序;
(e 2)使上述下模和上模自上述测得的位置相对地接近而 使上述压缩变形预定部压缩变形的工序;
(e 3)在上述(e2)工序之后、在利用上述冲压模对上述 主体金属壳体施加了第2压力的状态下测量上述冲压操作中的 下模与上模的相对位置的工序;
(e4)根据在上述(e1)工序中测得的位置和在上述(e3) 工序中测得的位置求出上述压缩变形预定部的实际的压缩变形 量的工序;
(e5)根据在上述(e4)工序中求得的实际的压缩变形量 求出上述压入量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第1压力以及上述第2压力是用于使上述压缩变形预 定部压缩变形所必须的压力的1%以上且50%以下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根据在上述(e4)工序中求得的上述实际的压缩变形量与 预定压缩变形量的差值决定下一次的上述(e2)工序中的压入 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根据在上述(e4)工序中求得的上述实际的压缩变形量与 预定压缩变形量的差值决定下一次的上述(e2)工序中的压入 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第1压力和第2压力是相等的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第1压力和第2压力是相等的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第1压力和第2压力是相等的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第1压力和第2压力是相等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4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塔式吊机基础
- 下一篇: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