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上吸下斥结构的低功耗外转子径向磁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1123.4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肖林京;孙传余;李鹏;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上吸下斥 结构 功耗 外转 径向 磁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非接触式磁悬浮轴承领域,是一种永磁上吸下斥结构的低功耗外转子径向磁轴承,可取代目前的接触式机械轴承,可作为风力发电机、电动机、分子泵,高速轴承,机床、交通运输等旋转设备的无接触支撑部件。
背景技术
磁悬浮轴承按照励磁提供方式,分为三类:无源磁悬浮轴承(由永磁体提供磁力,也称被动磁悬浮轴承)、有源磁悬浮轴承(由电磁铁提供磁力,也称主动磁轴承)、混合磁悬浮轴承(由永磁体和电磁铁共同提供磁力)。无源磁悬浮轴承的稳定域很小,而且不可控,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悬浮,有源磁悬浮轴承采用电流产生偏置磁场,工作电流大、功耗大,混合磁悬浮轴承利用永磁体磁场代替电流产生的偏置磁场,使永磁偏置磁场承担主要的承载力,电磁磁场提供辅助的调节承载力,降低了功率损耗,减少了励磁线圈的安匝数,另一方面为实现低功耗,励磁线圈产生的磁通不应该通过永磁体,但现有的永磁偏置磁悬浮轴承,一般是在电磁磁路上放置永磁体,然后在永磁体的下面或侧面预留特定大小的空气隙,以允许电磁场通过。该类永磁偏置电磁调节轴承中,永磁偏置磁场从±X、±Y四个方向,对磁悬浮转轴产生大小相等的吸引力,且合力为零,并不能抵消转子本身的重力,所以励磁电流不是最小,系统功耗不是最低;永磁偏置磁场和电磁磁场相叠加,磁通密度增大一侧的吸引力变大,磁通密度减小一侧的吸引力变小,不平衡的受力产生了转子径向运动的动力,但磁通密度减少一侧的磁通不可能完全为零,这种非零磁场将产生径向调节的阻力,影响动态响应的速度;依靠特定大小的空气隙将永磁磁路和电磁磁路分开,若空气隙过大,电磁通过阻力较大,若空气隙过小,永磁建立的偏置磁场将变弱。所以目前永磁偏置磁悬浮轴承存在重力干扰、功耗大、动态响应差、磁路交叉等缺点。本专利采用永磁上吸下斥的结构抵消了转轴的重力,并将永磁磁路和电磁磁路相分离,降低了功耗,提高了动态响应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重力状态的,低功耗的,磁路分离的,控制简单的,加工组装方便的,永磁上吸下斥的外转子径向磁轴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上吸下斥结构的低功耗外转子径向磁轴承,其基本特征在于:由外导磁环,外绝磁环,定子铁芯,励磁线圈,内永磁半环,转子铁芯,内绝磁环,内导磁环,外永磁环,空气隙和转子轴组成。定子铁芯包括电磁铁芯环和永磁铁芯,每个电磁铁芯组成4个方向的磁极,在每个电磁铁芯上都绕有励磁线圈,分别分布在X轴、Y轴的正负方向,左右两端电磁铁芯共组成8个电磁磁极,在Y轴的正负两个方向上还各有2个半圆环永磁铁芯2,形成4个半圆环面永磁磁极,永磁铁芯环和电磁铁芯都固定在内导磁环上,永磁铁芯环和电磁铁芯之间采用内绝磁环隔离磁路,定子Y轴负方向,两个永磁铁芯环中间,通过内导磁环夹着内永磁半环。定子铁芯的外部是转子铁芯,定子铁芯外表面与转子铁芯内表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形成空气隙,转子铁芯包括永磁铁芯环和电磁铁芯环,永磁铁芯环和电磁铁芯环都固定在外导磁环上,永磁铁芯环和电磁铁芯环之间是外绝磁环,永磁铁芯环和永磁铁芯环之间是外导磁环,外导磁环中间夹着外永磁环。
上述方案的原理是:利用永磁体与铁芯之间的吸引力,以及永磁体与永磁体之间的排斥力,来抵消转子自身的重力,使转子工作在无重力状态下,而励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主要起到调节转子平衡位置的作用。本发明的上吸永磁磁路为:磁通从外永磁环N极出发,通过一端外导磁环、转子永磁铁芯、气隙、定子永磁铁芯、内导磁环,到达另一端的定子永磁铁芯、气隙、转子永磁铁芯、另一端的外导磁环,回到永磁体S极。下斥永磁磁路分为2路:(1)磁通从外永磁环N极出发,通过一端外导磁环、转子永磁铁芯、气隙、到达另一端的转子永磁铁芯、另一端的外导磁环,回到永磁体S极。(2)磁通从内永磁半环N极出发,通过一端内导磁环、定子永磁铁芯、气隙、到达另一端的定子永磁铁芯、另一端的内导磁环,回到永磁体S极,如图1所示。以某端Y轴正方向励磁线圈通电产生磁通为例,其电磁磁路路径为:通过Y轴正方向定子铁芯、Y轴正方向气隙、转子铁芯、另外三个方向气隙、另外三个方向的定子铁芯,回到Y轴正方向定子铁芯,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1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